致高考——做自己人生的桑迪亚哥

作者: 徽韵蒹葭 | 来源:发表于2021-06-07 13:30 被阅读0次

如果有一天你折断了翅膀,请相信:那一定是预示着你会生长出更坚硬有力的翅膀,能够进行更高更自由地飞翔。

六月清晨的风还夹杂着一丝冷意,穿着薄棉布连衣裙的花兰骑行在江边,禁不住打了一个又一个的哆嗦。她忍不住缩紧了身体,以抵挡江风的阵阵凉意。

当她骑行到江边的一处码头时,听到了一个女人歇斯底里的哭喊声,充满了极度的悲伤和绝望。岸上围观着一群人,密密麻麻,还有市里白云救援队的队员们,他们神色慌张,但又有条不紊地忙着手头的工作。

“难道又有人不小心掉到江里或者是投江自杀吗?”华兰不禁狐疑。她忍不住下了车子来到密密麻麻的人群中,那歇斯底里的哭声来自于江边那个披头散发的女子,花兰终于听清楚了她哭喊的内容:“我的孩子啊,妈妈对不起你,对不起你,你要是真有三长两短,妈妈也活不下去了啊……”

从围观群众七嘴八舌的议论中,花兰大致知道了事情的概况:一个高三的女孩因为在考场上出了点意外导致卷子没有做完,一气之下投江自尽了,具体原因不详。

花兰带着沉重的心情缓缓地走出拥挤的人群,她在心里虔诚地祈祷这滔滔的江水不要吞噬掉这如花的生命!活着,生命,就像这江边盛放的栀子花般一样圣洁,美好!只要好好活着,就一切皆有希望,一切皆有转机!

花兰的内心就像投起了万千石子,泛起了巨大的涟漪。十八年前的往事如老电影般在她的脑海里一幕一幕慢镜头播放着,她能听清楚那一句句悲伤绝望的独白,每一段她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对话,她甚至都能感受到竹林里的冷风夹杂着河水的腥味正一阵一阵扑打在她的脸上。

让时光倒带,回到十八年前的7月,回到那个贫穷而又荒凉的北方村庄,回到高考结束后那些焦虑不安的日子。

那时候的高考时间是在7月7日和8日两天。那时候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戏称那个月是“黑色七月”,对于花兰而言,也不例外。

纵然她是他们那个农村中学中只有五个人考上县城一中的一个,纵然读了高中的她无比珍惜那得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纵然上天没有亏待努力的她,纵然她的学习成绩在那个有着一两千学生的县城一中从来没有在百名开外过,可是谁能知道在那个教育落后的贫穷县城这样的成绩能否稳妥地上得了本科呢?

命运有时候对努力向上的人并不一定那么照顾,花兰在高考前夜发起了近40度的高烧,尽管她吃了退烧药,但是第一天上午考语文的时候她总是昏昏欲睡。

哦,对了,花兰一个人在县城读书,她没有告诉爸妈自己要高考了,不想让他们在家胡思乱想。花兰对父母能够辛辛苦苦把养家糊口的钱拿出来一部分给她读书已经感激不尽了,从来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去麻烦父母,就算生点小病也不会告诉父母,给他们增加额外的负担。

习惯了独立,她已经忘记了依赖是什么。假如她的父母也像大部分城里孩子的父母一样守在考点门口,那对她来说反而是一种压力。如果父母总是对她事事关照得无微不至,她倒是会不安起来。

自从6月8号高考结束后,花兰一直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分数的揭晓,日子在翘首期盼中像蜗牛一样慢慢爬过。夏天的白天缓慢而悠长,从日出到日落的每一分一秒都让等待中的花兰无比煎熬。

因为,她似乎比班里的任何同学都担心自己过不了本科线。因为爸妈不止一次地告诉过她,过不了本科线就要和同龄人一样出去打工了,大专是一定不给读的。她也答应了。这就是她高中三年一直拼命学习的最大原因。

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像和她一起长大的那些女孩那样年纪轻轻,却脑袋空空,只能靠自己的体力吃饭,然后嫁掉,生孩子,一辈子过着麻木,没有追求,一眼都能看到终老的生活。

她渴望的是有一天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让爸妈不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生活,她渴望自己能够走出那片荒凉的黄土地,过上更加丰富多姿的生活。而且她从小就是优秀的,在农村那个没有多少人会重视学习的环境里,她乐此不疲地为着能在班里,乡里,甚至县城里的竞赛中拿到名次而努力。从不停止努力的步伐,竭尽全力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在日复一日地奔跑中,她获得的奖状贴满了家里的整张墙。积累的众多荣誉给了她一种无比美妙的优越感:她觉得她和别的孩子不同。

所以,初中毕业那一年,她如愿考上了县城里最好的高中。尽管在他们那所环境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无人重视升学率的初中学校里当年只有五个人考上了那所高中。插上梦想的翅膀,她在高中里拼了命地飞翔着。因为她不仅是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更是在证明着农村的女孩同样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考大学,同时也是在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一直在外打工挣钱给她读书的爸妈。顶着来自自己给自己的多重压力,装载着满满的希望,她度过了三年充实的高中生活。

带着担心和焦虑她等待着那个在她当时看来将要决定她一生的分数。

花兰清楚地记得那天,如同烙在心底的一枚名字叫作悲伤的印章。风扭曲般地狂乱吹着,大雨倾盆如注,也是花兰从小到大最绝望的一天!她平时最得意的语文竟然考砸了,导致总分离那个“救命线”—本科线竟然差了2分!顿时,她觉得自己被打入了地狱,她失去理智般地设想着未来种种糟糕的局面:她以后再也不能在学校读书了,她将要重复她最讨厌的那种生活模式,她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失败者,她辜负了爸妈几年来对她的付出,若干年后她会和她的那些考取大学的同学产生十万八千里的差距,她以后没有能力让爸妈脱离那种辛苦的生活了……

这些想法在十八岁的她的脑海里混乱交织,把她折磨得似乎无法喘息了,她觉得自己那一刻生不如死。绝望,她只感到了绝望!她的生命因为这2分从此都是黯淡无光,从此再也没有了色彩!雨不停地下着,她淋湿了全身,却已经麻木的感觉不到了,她突然间冒出一个想法:复读。去恳请爸妈,让自己复读!

此刻,那无比强烈的冲破命运樊笼的渴望像一头亟待冲出牢笼的野兽让她慌乱无比,她忘记了自己的乖巧和温顺,她忘记了自己曾经给爸妈的承诺,她甚至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在她的眼里,心里只有一件事:复读,考上大学!

她鼓足勇气勇敢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爸妈,可是换来的是再一次的绝望!爸妈的理由在他们自己看来是绝对充分的:几年靠体力辛苦打工的钱全给她读书了,哥哥还没有结婚,家里要建新房,而在农村像她这么大的姑娘早就结婚生小孩了,现在还要顶着付出一年的汗水钱也许还没有任何收获的压力给她复读,他们认为那是一场没有胜算的赌博。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女儿这么不为家人着想!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女儿不能像邻居家的那些女孩一样—不去读书,老老实实地打几年工,然后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嫁了。再说了,村子里至今为止没有一个女孩子读过大学,就她花兰有这能耐?

花兰并没有去埋怨爸妈,一直体贴又善解人意的她理解他们的想法。一个人的想法是受环境制约的,爸爸初中毕业,妈妈从来没有读过书,他们和祖祖辈辈一样都是朴实的农民。他们勤劳,善良,憨厚,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可是长期生活在闭塞的农村,他们无法看清楚这个社会有着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也不知道外面的天地有多辽阔,生活有多少他们看不见的多姿多彩,世世代代幽闭的生活直接导致了他们思维的狭隘和目光的短浅。

可是,理解并没有让花兰屈服于爸妈的想法,爸妈坚如磐石的阻拦却让她内心复读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她泪眼婆娑地看着父亲,那个平时最宠爱他的父亲,此刻他一直低着头不言语。花兰知道这个家在大事上父亲是做不了主的。

她看向坐在门口一直持反对意见,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在用各种理由劝说她不要再复读的母亲,耳朵里嗡嗡作响,她一句话也听不下去了!她扑通一下长久地跪在妈妈面前失声痛哭,那种哀求的屈辱让她的心像被撕碎般地疼痛,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遭受噬咬的痛苦,仿佛天崩了,地裂了。天地间的风声,雨声都没有花兰那声嘶力竭的哭声振聋发聩,那哭声释放的是屈辱,是绝望,是前所未有的无力。

爸妈最终妥协了,她没有胜利的骄傲,只是在心里暗暗地承诺:爸妈,明年的七月我不会再让你们失望了!我也不会再让自己失败了!

擦干了眼泪,甩掉了悲伤,忘记了疼痛,她坚定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迈去!复读的那些个日日夜夜,她像一根拥有旺盛生命力的藤,向上,向上,风吹雨打都无法摧毁她向上生长的欲望。每一天试图超越他人,超越自己,青涩的情感在她的周围蔓延,似乎弥漫了她所呼吸的每一个空气分子,然而她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坚定地向前方迈着稳健的步伐。青春的迷茫和梦幻有时也会让她不知所措,她也曾孤独过,痛苦过,迷惑过,流泪过,然而这一切在她的梦想面前是那么的渺小和脆弱,她从那些现实的和幻想的难题中勇敢,坚强且乐观地走了出来。

当一个人全心全意地去专注一件事时,去渴望达成一个目标时,全世界都没有了阻挡他的力量。在第二年的高考中,花兰终于远远超越了那条“救命线”,考上了一所985院校。

当她背起行囊独自踏上人生新的征程的那天,远亲近邻们都赶来送她。她真的是村子里这么多年以来唯一一个这么有出息的女孩,她成了全村的骄傲!

“兰儿呀,去吧,走远点,我和你爸没啥本事,咋也没想到闺女会这么有出息,从今往后就算砸锅卖铁我和你爸也供你上学……”一向坚强的妈妈哭得泣不成声。花兰知道自己一年前的那扑通一跪也成了妈妈心里永远无法抚平的伤口。

“爸妈,等我出息了就把你俩接走,你俩再也不用这么辛苦了,等着我!”花兰背起简单的行囊,她不忍再回首,纵然她一直想离开这片荒凉贫瘠的黄土地,可是当故乡,当乡亲们,当爸爸妈妈在她身后越来越小,越来越远时,充斥在她心中的是万万千千,千千万万的不舍……

花兰一路在回忆中跋涉,迎着夏日清晨的阳光,她的思绪回到十八年后的现在,不禁有些悲伤:不知道那个女孩怎样了?难道一个花样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吗?

几个小时后,花兰听到了一个让她又惊又喜的消息:女孩被白云救援队的队员救上来了,经过医生的及时抢救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花兰双手合十,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永远无法理解一直怀揣着的梦想破灭时的那种恐惧和绝望,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像十八年前的花兰那样坚强,勇毅,敢于争取。

这个女孩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时的那份脆弱和无力,花兰懂。

花兰决定她一定要联系到这个女孩,把自己的故事告诉她,她还要告诉她: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人生的种种磨难就像一条条的大马林鱼,而我们一定要选择做桑迪亚哥!


文字之光专题】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

金色梧桐】是其优选专题,欢迎投稿荐稿。

主编韩涵微语携全体编委人员恭候你带着优秀的文字找到我们。

相关文章

  • 致高考——做自己人生的桑迪亚哥

    如果有一天你折断了翅膀,请相信:那一定是预示着你会生长出更坚硬有力的翅膀,能够进行更高更自由地飞翔。 六月清晨的风...

  • 内心的那个他

    读完“老人与海” 桑迪亚哥的打渔经历,故事很难想象,在每次遇到难于常人应对的事情都自己鼓励自己向好处思考。在精疲力...

  • 桑迪亚哥梦中的狮子 (一)

    今天用一天的时间读完了187000字的《老人与海》,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哈哈。 之前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海明威的“...

  • 桑迪亚哥被打败了吗?

    又一次为高一的孩子们讲授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 对于小说中涉及的“硬汉精神”,孩子们普遍比较理解:...

  • 致高考,致自己

    又到一年高考时 转眼已经十年光景,当年备战的紧张,于未来的惶恐,曾以为会永远铭记,而今却发现不过幻化成了脑海中的一...

  • 高考,致自己!

    2017年6月6日,高考。 我从不后悔2003年,那14年前自己那一次的孤注一掷,那一次的拼搏,并且无...

  • 纳言致高考 | 改变自己,还是改变外部环境?

    纳言致高考: 今天高考。马上很多孩子和家长就面临着各种人生:报考哪个学校?选什么专业?考得不理想,上不了自己理想的...

  • 致2019高考的你

    致高考的你 高考对人生来说, 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这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 愿你们以渺小启程, 以伟大结果。 青春会...

  • 《老人与海》

    读了《老人与海》,我便被主人公乐观,勇敢与执着的硬汉形象所深深吸引。 主人公桑迪亚哥是位“背运”的老人,连续84天...

  • 《老人与海》真不愧是经典!它告诉我们意志力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老人与海》告诉我们什么? 老人与海通过桑迪亚哥捕鱼的故事,写出了老人在重重困难面前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高考——做自己人生的桑迪亚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rl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