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是日更的第十天,有点疲惫。
中午休息时打开微信,本来只是想给同事转账,结果发现很多群里有消息,强迫症让我忍不住点开每一个群,又看到一个公众号更新了化妆品促销的信息,没忍住剁手买了几件,刚想退出,发现朋友圈显示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更新了消息,马上点进去,等惊觉时间浪费的时候,半个小时已经过去了。
我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浪费着时间,计划要看的书没有看,计划要写的文章没有写。
心理学家把生活的乐趣分为两种:消费型快乐和创造型快乐。
在消费型快乐里,你消费的是别人创造的产品,满足的是表面上的感官刺激,比如打游戏刷手机。
而在创造型快乐里,你在创造自己的产品。你在发挥自己的才能,辛苦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体会到一种深刻的成就感,一种自己正在变得更好的感觉,比如学习,比如写作。
创造型快乐是有吸收的,要看书或者看电影、听音乐以及与人交谈。尤其是阅读,它是对于内心的归拢,不管内心有多少浮云和神马,看上几页书,心思就不再跑野马。
上个周末花了很多时间看电影,这样的消费型快乐通常会产生很大的空虚感,但是如果我能在看过电影之后,每部电影都能写出一篇影评,那么就会有非常深刻的创造性快乐,充实又满足。
2
今天阅读了闫红老师的《我的理想的一天》,她说一个成年人的理想生活,不是去欧洲,买衣服,被英俊且握有权力的男人当众示爱,能做到不崩溃不懈怠就已经很好。
我们不可能只得到理智的创造性快乐,我们也需要本能的消费性快乐来调剂生活。
为什么老是想过理想的一生,理想的一天?先定个小目标,把眼前的一个小时过好,不刷手机,专注眼下的工作。
就像此刻,晚上九点半,和妈妈视频聊天四十分钟后,我还要写完这篇文章。只有如此,才能给理想的一天画上一个圆圆的句号。只是不知今晚是否还会继续昨夜的梦,梦中有人紧紧握着我的手,说再也不会放开。
3
春天悄无声息的到来了,其实它来的并不沉默,那些绿了的树,那些开了的花,都在昭示着春天的步伐。
我想起了一部让我印象深刻的文艺片《立春》,主人公王彩玲说,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什么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它好像在一夜间变得温润潮湿起来,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
王彩玲还说,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的,但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春天整个都过去了,根本什么也没发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
我不希望我在这个春天错过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