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群体的情感与道德
群体的行为更多的是受脊髓神经而非大脑的影响。
群体会永远徘徊在无意识的边陲地带,迅速臣服于所有的暗示,拥有所有无法上溯至理性影响的生命体所特有的暴力感受,同时失去所有的批判能力,而且除了过度轻信之外再无其他能力。
从个体成为群体的一部分的那一刻开始,有学问的人和无知的人一样,他们都不再具备观察能力。
我们拥有催眠他人的力量,而且,当这种力量可以作用于上层人士和之前所邀请的怀疑论者的思想之时,欺骗一个普通的群体就变成了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
回到他们的观察能力,我们的结论是,他们的集体观察很有可能是错误的,而且他们在大多数时候都只会通过传染过程向个体展示其幻想,然后以此来暗示他们的同伴。
那些关于存在最大疑点的事件就是那些有众多目击者的事件。通常来说,如果一件事得到了成千上万的目击者的证实,那么事情的真实情况一定与大家所说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群体中,个人利益很少能成为他们的强大动力,而对于独立个体而言,个人利益几乎就是他们行为的独有动机。
作为独立的个体,一个人可能会是一个有教养的个体;而在一个群体中,他就是一个野蛮人,即一个依据本能行动的动物。
如果个体没有形成一个群体,那他们就不会形成某些思想,或者就不会转变他们的行为。心理性群体是异质元素的暂时性存在,而且是临时组合在一起的,就像是构成生命体的细胞重聚后组成了一种新的存在并展示出了不同于每个细胞的特殊特征。
无意识现象不仅在有机生命中占据压倒性优势的地位,而且在智力活动中也发挥着同样的重要作用。
群体的每一种情感和行为都属于传染的一种,而且个体在受到传染后很容易会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这种能力有违个体的本性,而且除非作为群体的一部分,否则一个人很少能做到这一点。
现在我们知道,通过各种各样过程,个体可以被带入遮掩的情境:完全失去个人意识,听命于使其丧失人格的操纵者的一切建议,并作出与其性格和爱好完全矛盾的行为。
这种状态十分类似于个体在被催眠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入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被催眠者的大脑被麻痹了,而且他本人也成为听命于催眠者指示的无意识思维活动的奴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