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战国祁同伟的悲情人生

作者: Helloworldtyy | 来源:发表于2017-06-04 13:07 被阅读426次
李斯:战国祁同伟的悲情人生

      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资治通鉴》卷八·秦纪三。


      公元前208年,咸阳城中闹市,二囚犯,重斧,腰斩,鲜血满地,刑毕。当时观看这场行刑的人们并未大惊小怪,毕竟在法令刑法严苛的秦朝这种行刑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怪。但在我们后人看来,却并非如此,因为这次的受刑对象比较特别,尤其是两人中的年长者。他曾经在秦国推行郡县制,修驰道车同轨,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等,对秦的统一大业可谓是有不世之功。没错,他就是李斯,秦朝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在显赫大半生之后,最终的结局却是这样的悲惨,不禁令人叹惋。回顾这个野心家的一生,你会发现,一切看起来都出乎意料,但实际上却又都在意料之中,难逃天道轮回。

      年轻的李斯在目睹了厕所中的老鼠和粮仓中的老鼠天壤之别的境遇以后,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立志日后一定要攫取权力、身居高位、出人头地。于是在这种野心的驱使下,他果断辞去小吏,前往齐国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以后,遍观各国,最终决定前往秦国,佐于嬴政。

       到达秦国,命运女神开始如李斯预先期望的一般对他愈发青睐。借助着丞相吕不韦对他的器重,他获得了接近秦王嬴政的机会。一次次的建言献策让秦王对眼前这个新人刮目相看。一方面,李斯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打通了通往政治上层的道路,他主持了文字、度量衡等的统一工作;而另一方面,他也用自己残酷毒辣血腥的手段清除着这条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师出同门的韩非子受秦王欣赏,遂被招至秦国,李斯面对着比自己更强的昔日同门,不顾及昔日情谊,痛下毒手,害死韩非子。正如黑格尔所说:“英雄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会碾碎许多无辜的花朵”。李斯在攫取权力这条道路上就如同一辆动力十足的战车,始终保持着一种一往无前且绝不回头的姿态。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斯位居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满足了自身的野心。

       然而正所谓“天道忌满,人道忌全”“否极泰来,物极必反”,既然已经得到,那么必然又要面对失去这个问题。李斯害怕失去,幼年时期的贫穷、落魄、低三下四已经在他的灵魂中深深地打下了烙印,为了回避摆脱这些痛苦,得到哪怕只有一丝的安全感,他就必须将这些权力财富牢牢握在手中。而他这种隐秘到自己或许都不知道心理动机却没能逃过大秦帝国另一个人的眼睛,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监、阴谋家——赵高。

       赵高,年轻之时为人勤奋,精通法律。始皇闻之,便对他大加提拔,还让他教自己的儿子胡亥判案断狱。在这期间,赵高费尽心思察言观色、逢迎献媚,很快就博得了胡亥的赏识和信任。我们现在已无法知道,在赵宦官前程似锦之时,同样身为政坛红人的李斯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那就是他的内心在当时肯定少不了不屑和恐慌,不屑的是这类靠曲意逢迎的阉竖之徒竟差不多能和他平起平坐;恐慌的是感到手中炙手可热的权力地位正在被觊觎。这种阴暗的情绪无时无刻不在积累,终于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爆发了,因为这一年,秦始皇,驾崩了。

       始皇在死之前,已经留下遗诏承认了扶苏为政权继承人。这时候,阴谋家赵高的爪牙也总算露了出来,他在和李斯商量为了避免动乱,选择秘不发丧的同时,果断地扣下了始皇的遗诏,事后秘密地找到胡亥阴谋篡改遗诏,扶胡亥上位。同时他找到了丞相李斯,透露了这一用心险恶的计划,企图获取支持。此时的野心家李斯在面对这样一个选择之时,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一方面,作为一个读书人,深受始皇厚恩,是嬴政对他委以重任,他才得以取得今天的成就,满足自己巨大的野心。与一个无耻的宦官密谋篡改遗诏不仅是对始皇的辜负,更有可能留下千古骂名,为后人所不齿。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开国元老,他又时时刻刻感到人生的无常,害怕任何意外带走他苦苦奋斗得来的权力地位和财富。他明白,倘若断然拒绝,胡亥这一边日后定会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而扶苏那一边也未必会舍去文武双全的蒙毅来选择他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继续担任丞相。在赵高的不断劝说以及自己内心痛苦的思想斗争之后,终于,身为开国元老的李斯为了自己的野心,再一次选择出卖了自己的良心,同意了这一做法,和自己最不屑的宦官一起完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阴谋——沙丘政变。

       沙丘政变之后的事就不一一赘述了。简而言之,胡亥上台,昏庸无道,而赵高继续保持着一个阴谋家的本色,铲除忠良、指鹿为马,大权独揽,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的阴谋将整个大秦帝国搅得乌烟瘴气,也将胡亥最终变成了自己的掌中傀儡。而李斯,在目睹了赵高的所作所为之后愤怒不已,加之受不了良心上的巨大煎熬,终于在二世修阿旁宫一事中,借徭役之事怒而反击。可惜是,一代野心家最终未能料到,连这最后的上书进谏都成为了阴谋家赵高棋局的一部分,赵高从沙丘政变开始,将之后的一系列事情相互串联,最终编织出了李斯谋反的罪名,将大秦丞相李斯送上了断头台。

      在我们后人看来,李斯师从荀子且学艺甚精,加之政坛多年血雨腥风的磨炼,早已是老狐狸一只,不应该最后被赵高这样一个玩阴谋诡计的宦官所害,这话不假。然而我们忽略了另外一点,李斯无论如何,充其量只能算作一个野心家,何为野心家?心怀抱负目标,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可以不择手段,但其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抱负又决定了这种人无论再怎么不择手段,还是会有一些底线和良心。而赵高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阴谋家,何为阴谋家?底线、目标、抱负等等这些东西一概没有,唯独就是阴谋百出,属于破坏狂类型。换句话说,李斯是一个拼命养花,养好卖个好价钱的商人,他懂得美;而赵高就是一个不管三七二十一,见到美好的东西就想要撕裂、破坏的人。在这种斗争之下,李斯的失败其实也是必然。毕竟从古至今,光脚的从来都不怕穿鞋的。同时,李斯自身也是存在问题的。幼年时贫苦、欺凌、低人一等还有那两只老鼠的境遇对比所带给他心灵上的伤害与震撼都成为了他日后野心膨胀的心理动机,对权力地位的极度渴望以及害怕失去的心理更是早已成为他的致命弱点。这些都是埋藏在他仕途上炸弹,而赵高不过就是那个发现引线、点燃引线的人罢了。

       每每读到《资治通鉴》李斯和他儿子被处死的这一段,我总是惆怅不已。看尽浮华世间的是是非非、悲悲喜喜,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权力之后的李斯最终幡然醒悟,原来这一切都不过如同一场梦一样虚幻,权力、财富、地位原来最终也不过都是过眼云烟。与其痛苦地追逐那短暂的虚幻,为何不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回到故乡,去看那草长莺飞,去牵犬逐兔,寻求一些寻常巷陌中的、人间烟火中的小幸福呢?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我想这或许不止是李斯一句简简单单的感叹吧,这或许更像是他在摸清人性,阅尽繁华之后对我们这些在尘世中寻寻觅觅、费尽心机、甚至不择手段、想得却不可得的后人的一句劝告吧。

相关文章

  • 李斯:战国祁同伟的悲情人生

    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 祁同伟与李斯

    封帝号,费井陌,设郡县,统文字,绝私学!为两千年的大一统实现车同轨,人同文的文化基础。说大智大贤不为过。但聪敏能干...

  • 《人民的名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梁露 - 草稿

    《人民的名义》中梁露经历过一段感情。遇到祁同伟时,疯狂追求祁同伟,祁同伟拒绝。那时祁同伟追求陈海的姐姐陈阳。梁露利...

  • 祁同伟啊祁同伟

    我要风,我要雨 我要这与我同风共雨的女人 我要天,我要地 我要这天地至高无上的权利 我要山,我要水 我要这山水之间...

  • 悲情的小人物——祁同伟

    最近《人民的名义》火爆了朋友圈,大家都被正义与萌萌哒的达康书记圈粉。网上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达康书记别哭,GDP会...

  • 观剧有感:悲情的祁同伟

    如果单纯看前几集,我觉得祁同伟是一个有城府的,为人正派的,有儒士风度的政客。可是,随着剧情的展开,我发现这个是隐藏...

  • 悲祁同伟

    悲祁同伟 悲情半生如玉郎,宦海沉浮尽仓皇。 长啸一声问苍天,柴门才子本善良。

  • 出身寒门也要胜天半子的祁同伟为何饮弹自杀

    《人名的名义》中最接地气的一个人,非祁同伟莫属,祁同伟可敬可悲可恨可怜。 祁同伟出身寒门,来自农村,没有政治背景,...

  • 祁同伟,以悲情换来同情的人

    祁同伟的饮弹自尽,感动了我,以至于我心里一直为他的所作所为找合适的理由。祁同伟的胜天半子,像一个豪迈的宣言,让我觉...

  • 祁同伟的悲剧人生

    最近才开始看《人民的名义》,之前热播的时候听一个小姑娘说过这部剧,说剧中的主演陆毅的演技在各位老戏骨面前被秒成渣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斯:战国祁同伟的悲情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vv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