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经济的核心制度安排是竞争。这是与资源掌控者惠及同等重要的资源配置机制。当然,从出现的次序看,资源掌控者惠及这样的分配机制可能更悠久。毕竟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后于氏族部落、主权国家的。
没有市场经济之前,为了解决资源匮乏环境下的分配问题,人们通常的办法是竭尽所能接近资源掌控者,通过讨好、服务甚至谄媚资源掌控者来获取必要的生存生活资源。
资源掌控者的惠及,可能是人类最古老悠久的资源配置方式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就是这种分配机制最直白、生动的阐释了。
不过,这对于弱势群体——穷人,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穷人,大多是地处江湖之远的一帮人,在古代穷人受教育都困难,更遑论接近资源掌控者了。即使想接近,资源掌控者不给机会、不设置必要的制度机制,穷人也只能做春秋大梦了。
古代帝王的选秀选妃、选宦官、选才、微服私访等,在实质上成为上位资源掌控者接近穷人,或者说穷人能够有机会接触资源掌控者的有限渠道了。而当穷人中的女子、因各种原因甘当宦官的青少年、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的才俊、因缘际会被发现赏识者,极度接近资源掌控者后,就会成为今日的“网红”,改变命运,获得相对较多资源,并惠及自己家人亲朋,形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
这是为什么古人都要挤到狭窄的科举考试路上、今人为何大多要走高考独木桥的一个根子上的原因吧。大家都是为了走出资源匮乏的圈子,竭尽所能走向资源更加丰裕的圈层,而且是越接近资源掌控者越好。至少从趋势上看是这样的。自古寒门出贵子,其实是穷人的孩子别无他路可走下的选择,而且这种选择在家庭资源匮乏背景下大多是孤注一掷的,有时候甚至有种一去不复还的悲壮。孟母三迁,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今人的穷什么不能穷教育,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说法,不都讲的这回事儿吗?
人太多,路太少,导致行路太过拥堵,资源掌控者没办法开辟新路的前提下,只能通过层级比较优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示范效应,强烈吸引后来者的眼球与精力,让大家把各自的前途命运押注在这些传统通道上,义无反顾,乐此不疲。
资源掌控者惠及分配机制的魅力,不可谓不大。至少中国辛亥革命前的几千年岁月中,无数英雄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没能跳出这个分配机制。而当这个机制自上而下通过皇帝、士大夫、乡绅地主一直传导下去并没发生太大变化时,资源掌控者惠及分配机制在漫长岁月中已内化为一种不美好却大行其道的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文化骨髓中去了。仔细想想,动辄就谈关系的“关系文化”,以及依托“关系文化”形成的各式权力寻租,不就是“资源掌控者惠及分配机制”的延伸吗?
但,很明显,这样的分配机制对资源极度短缺、专有信息稀缺的穷人是不利的。比方,在获取接近资源掌控者机遇等专有信息上,就无法与富人、官场中有人的人相比。穷人要么纯粹不知道信息,要么知道的时候早就没用了。比方,在生育漂亮女儿方面,穷人能娶到媳妇就不错了,美女这样的优质性资源早就被资源更多的人抢走了。这也在很大概率上会导致穷人生的女儿不够漂亮,丧失通过选秀选妃接近资源掌控者的机会。比方,穷人子女在受教育方面很可能因家庭贫困而无法继续下去,导致后代受教育少,丧失通过科举考试接近资源掌控者的机会,等等,不一而足。
经济发展方式不变的情况下,比如穷人一直从事传统农业经济,是无法从外部汲取更多资源的,唯一的希望只能是后代的崛起。而当后代的崛起没有希望时,就只能继续等待下去,一代又一代。农耕文明下,受生产方式、生产资料等因素的限制,中国人很多家庭都是在这种缓慢进程中延续发展的,希望有一天可以接近资源掌控者,实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美梦。此种情景下,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与低下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是有直接关系的。
如果没有西方的工业革命,如果没有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国门,也许这样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还会持续下去,如同伊甸园、桃花源一般。
可惜历史无法改写,西方的工业革命及先进生产力,伴随其坚船利炮,用暴力的方式打开了国门,引发了中国国家民族的激烈变革。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帝制,开启了“德先生”、“赛先生”引领近代中国在百年屈辱中变革图强的征程。但,即使如此,即使到了今日21世纪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资源掌控者惠及分配机制也并未被消灭,只不过多了一个名叫“市场竞争”的家伙一起分果果而已。
但,这就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与之前几千年封建社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资源掌控者惠及分配机制相比,市场竞争是穷人的福音。
这不仅是因为穷人多了一种获取资源的手段,更关键的在于,市场竞争是穷人可以更公平获取资源的合法渠道。这意味着,与农耕时代相比,穷人只要找对路子,勤奋努力,就可以在更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资源,缓解、摆脱资源匮乏的状态,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无需谁的青睐和惠及。对穷人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在往日不可想象的巨大进步。能够不假借他人之手实现个人经济富裕,解决资源短缺,这是真自由。是经济独立才能精神独立的现实解读。
从这个角度看,穷人更应当拥抱市场竞争。
但此处的市场竞争是有限制条件的,它既不是纯粹自由主义市场竞争,也不是计划经济占主流的竞争,而是良法保障下的法治市场经济竞争。
这一点尤其重要,没有这种限制和良法的保障,穷人可能反受其害。
只有当人们通过勤劳致富获取的财产包括有形的、无形的,都被良法很好的保护起来,不被第三方随意侵害,一旦被侵害就会受到相匹配的惩处,市场竞争才能真正成为穷人摆脱资源掌控者惠及分配机制的新选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资源掌控者利用其无与伦比的权势,会渗透到穷人参与市场竞争的各个环节中对穷人形成一种事实上的惠及分配,端掉穷人经济独立的路径,破坏市场竞争引发的创新活动进程,迟滞社会进步、繁荣,让穷人回到以往获取资源的老路上去,只能冀望于资源掌控者的垂青。
法治市场经济与权贵市场经济的区别正在于此。
对穷人而言,除非可以被资源掌控者垂青,要么只能通过勤奋、努力,主动拥抱法治市场经济,才能摆脱资源匮乏窘境,穿越阶层壁垒,实现个人法治框架内的自由发展。
毕竟,依靠自身努力参与市场竞争,获取资源财富,赢得经济独立和社会地位,比获得资源掌控者的垂青和惠及分配,更实际一些,也是市场经济时代赐予穷人改变命运的一剂良方。
只要主权国家施行宪政,有部好宪法,宪政落实的好,配套保障市场竞争机制的政策及法律法规质量高,能够兼顾各阶层利益,这剂良方就一定能化腐朽为神奇,让每个人都能慢慢走出几千年来的资源掌控者惠及分配桎梏,独立自由发展,过上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
这是穷人解决贫穷、疾病、受教育和发展等实际问题,跨越传统偏见、突破阶层壁垒、赢得自由发展的最佳路径。
穷人要与其他各阶层一起参与到这场事关国家前途和人类命运的大势中去,主动拥抱和建设法治市场经济,切莫阻碍、摇摆和迟疑。
(完结)
封面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