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

作者: 爆米花123 | 来源:发表于2021-02-07 23:43 被阅读0次

今天听了《三家分晋》的故事,有点感触。

三家分晋,讲的是春秋末期,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

晋国衰落后,国权实际由韩、赵、魏、智、范、中行)把持,后来有两家(范、中行)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智家领导智伯倚仗着自己实力强大,没有把韩、赵、魏三家放在眼里,有一次,他向韩康子索要土地,韩康子忍着,把土地给了智伯;智伯很高兴,接着又向魏桓子要土地,魏桓子也忍着,也给了智伯想要的土地;智伯接着又向赵襄子要土地,但却遭到了赵襄子的拒绝。智伯很生气,就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家。赵襄子自知实力不如智伯,就退守到晋阳。

智伯带领韩魏两家围住晋阳城两年多后,引晋水淹了晋阳城,晋阳城很多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顶避难,把锅挂起来做饭,形势越来越危急。赵襄子派张孟谈去找韩、魏两家谈,向他们讲出唇亡齿寒的道理。韩、魏两家,本来也是因为畏惧智伯而不得不合作,张孟谈的话一下子戳中了他们内心一直的忧患,韩、赵两家也非常担心智伯在灭赵之后,会对自己下手。经过一番商议,韩、赵、魏三家决心联手。第二天夜里,三家向智家发起突然进攻,智伯完全没有任何准备和防范,智家全军覆没,智伯自己也被三家的人马抓住杀了,家族二百余口惨遭灭族。

最强的智家,为什么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智伯的自大。

智伯倚仗自己实力最强,完全不把其他家放在眼里,肆意向其他家索要土地,得不到则立刻发起征讨。由于自大,他忽视了赵家拼死抵抗的能力,智、赵、魏三家联手两年多都没有攻下赵家;由于自大,智伯忽略了赵、魏的企图心,认为别人会心甘情愿顺从他,自己可以肆意妄为。

韩、魏两家,深谋远虑,忍辱负重,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成功。两家的每一步选择,无疑走得非常正确。

赵家,是三家中唯一敢和智家叫板的“硬茬”,因不愿献出土地而遭进攻,如若不是最后三家联军,赵家差一点就被灭,说明赵襄子最初的决策还是欠考虑的。赵襄子没有畏惧智伯的淫威,坚持抵抗两年多,并审时度势,派出说客和韩魏沟通,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大和小,强和弱,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不管处于何种位置,要审时度势,客观理性,做出长远看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并按部就班执行自己的行动计划,成功并不遥远。

相关文章

  • 三家分晋

    今天听了《三家分晋》的故事,有点感触。 三家分晋,讲的是春秋末期,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

  • 三家分晋的终局:势力最大却被终极反杀,从四家分晋到三家分晋

    春秋战国时期三家分晋的典故想必多为世人熟知了。但是三家分晋之前很多年,有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这场战斗奠定了三家分晋...

  • 两个儿子,两种历史——读史札记(四):三家分晋(下)

    上期“穷不过三代,韩魏赵如何发家——读史札记(三):三家分晋(上)”,我们介绍了为什么会出现三家分晋,即三家是怎么...

  • 陪伴营|先秦印象·学习笔记0918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简单点就是赵、魏、韩三家将晋国瓜分了,历史自此由春秋进入战国,开始赵、魏、韩...

  • 解《资治通鉴》| 周纪一•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三家分晋,要从两条线说起,一晋国为何被分,二周王为何要封。从晋献公屠杀公...

  • 三家分晋

    魏文侯变法,强魏。 河西之风。

  • 三家分晋

    春秋后期,晋国大夫智宣子专政,他想让儿子智瑶来继承家业。其族人智果表示反对,因为智果知道智瑶有一致命的缺点,这个缺...

  • 《三家分晋》

    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分别为春秋与战国。划分其具体的时间,大致有三种。一者为《春秋》结束。再者为“三家分晋”后,已形成...

  • 《三家分晋》

    我们通常把先秦时代分为春秋与战国,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史学界究竟是根据哪个节点进行的断代划分。关于这个划分的节点,有几...

  • 三家分晋

    春秋晚期,各诸侯国内部出现“公室”与“私家”的争斗。“公室”指诸侯国国君,代表旧贵族势力;“私家”指诸侯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家分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at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