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门景区位于苏州古城墙的西南角,昨天气温很高,这个春花浪漫的春日午时,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怀揣着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美景的期许,踏入了苏州的盘门景区。
坐地铁到南门站后步行,走至东大街,远远便见到一座牌坊,题额:盘门景区。左右坊联为:瑞气祥云古堞拱桥依塔影;花丛树荫琼楼玉宇泛波光。
继续前行,走近盘门景区东门,前亦有一石牌坊,正面题额“瑞光胜跡”,背面则是“赤乌遗踪”。赤乌,为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第四个年号(公元238~251年)。反面是“瑞光胜迹”。门前在搞修建,有点乱,走到大门口,有块上书“瑞光塔”的石块。休闲卡可用,我就不用买门票可以进入。
进入景区大门,右手处有一白牛石雕,名为“助役白牛”。宋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法林禅师重茸瑞光寺,市民争相助役,有白牛也来助役,昼夜不息,工毕即毙。为颂扬白牛奉献精神,后人特塑石雕,以仰之。
正对景区大门就是有名的瑞光塔了,瑞光塔又称“瑞光寺塔”或“瑞光院塔”,是苏州现存的少数几座宋塔之一。始建于三国时期,北宋真宗景德元年重建,塔高53.57米,七级八面,这座八角七层砖木结构楼阁式宝塔,由外壁、回廊和八角形砖砌塔心柱组成。塔内发现的真珠舍利宝幢,现藏于苏州博物馆,为苏博的镇馆之宝之一。
阳光洒在塔身上,古老的砖石散发着温润的光泽。这座佛塔,历经无数风雨、战火与修缮,宛如一位坚毅的老者,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绕着塔基缓缓踱步,轻抚塔身,想象着千年前僧人们在此诵经礼佛的场景,还有北宋年间它重现佛光、出土珍宝时的震撼画面。七级八面的塔,每一层的飞檐都似展翅欲飞的大鹏,灵动而不失庄重,让人不禁对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啧啧称奇。付6块钱可以登塔到五层,那就上去看看吧,那古老的楼梯很窄很陡,黑黑的,有点吓人,不知道西游记中唐僧是怎么上去的。塔上3层以上就没法去外围观看景区全貌了,我绕塔拍了一个视频。飞檐翘角上的铃铛在微风中叮咚作响。塔旁边还有块瑞光塔赞碑,是明代遗物,朱元璋赞词。
下塔之后继续前行,位于瑞光塔西侧中轴线上有座四瑞堂,单檐歇山顶仿宋建筑,系1999年复建,瑞堂两侧,建有长廊和钟鼓二楼。双亭廊桥,顺湖岸而建,形似波浪,蜿蜒绵长,因两端各连凉亭一座,故名。
四瑞堂西的圆照禅师讲经坐像。相传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高僧圆照禅师在此开堂讲法,由于法义高明,又讲得博宏精湛,不仅听者入神,而且堂上法鼓自鸣,池中白龟出听,故有听禅白龟雕塑,庭下竹生合欢枝,塔现五色光,于是更堂名为四瑞。
四瑞堂西侧中轴线上建有丽景楼,楼前一湖名丽景湖。湖中有黑天鹅在自由游弋,还有各种人工造型各异的动物。丽景楼为一仿古建筑,三间三楼,飞檐重阁,气势雄伟。
午后的阳光渐斜,漫步在景区的小径上,穿梭于镜湖、翠竹园等景致之间。镜湖宛如一面平滑的镜子,倒映着岸边的亭台楼阁、绿树繁花,各式梅花已经盛开,美得如梦如幻;翠竹园内,修竹摇曳生姿,沙沙作响,似在吟唱一首自然的诗篇。湖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泛起圈圈涟漪,打破这片刻宁静,又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俏皮。
绕行到假山前面,山上有亭子,瀑布倾泻而下,发出涮涮的声音,我拍了照也没停留,一心加快脚步前往盘门水陆城门观赏。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