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

作者: be127c192376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09:40 被阅读3次

午饭后,找一座,歪着,兄弟跟我说一段子。

他说:“我看一新闻,说有个男的戴自己媳妇出去吃饭,老被别人吹口哨,他很苦恼。你猜底下网友怎么说?”我最烦猜谜,不耐烦说:“我不猜,你直接说”他笑着说:“底下有一条神评论,说下次带自己媳妇去贵一点的餐馆吃饭,就没这事了。”他说完后哈哈大笑,我没有笑,反而我还有一个疑问:“贵点的地方就没有流氓了吗?”。显然不是,这真是滑稽的理论。

在中国,庙堂之上,有党派。江湖之远,有阶级。庙堂之上的党派,素来以地域、师承划分。而江湖之远的阶级,则是以收入、出身、学历等划分开来。庙堂之上,不敢饶舌,有本家“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为鉴,我还年轻。而江湖之远,倒是敢秉笔一试。

既然要说“高贵”,咱们就从根上论。在我们民族的孩提时代,有这么几个人“李耳、孔丘、庄周、墨翟、管仲”,这几位圣贤,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奠定了本民族的性格与价值观,不同的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儒一直是华丽的外衣,穿到如今。道传到晋朝,就变了味。墨到汉朝,就消亡了。独独这个“法”,历久弥新,一直鼎盛到如今,其愚民、弱民的手段,可谓登峰造极,管仲那句“利出一孔,其国无敌”,放眼今日,是深有体会。

这几位,皇帝老儿拜,升斗之民也拜。可是他们的出身,也并不是什么豪门大族、自小尊贵。那李耳不过是位图书管理员,孔丘曾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说自己小时候穷,也并不是什么少爷羔子,而庄周呐?这个天生才子,万古的圣贤,只做过“漆园小吏”,后来辞官而去,连“北京户口”都没有混上,一辈子郊区。墨翟更困难,木匠出身,称自己“鄙人”,而救我们免被蛮族灭掉的管仲,为了生活,三十多岁还在为生活抓耳挠腮。

想必这些人都是进不去高级饭店的人,但是中国历史没有这些“贱人”,结果恐怕比玛雅人还惨。

相关文章

  • 2018-12-01

    练车杂记

  • 学琴杂记

    学琴杂记 一 很小...

  • 散·杂·笔

    本人的记录分为散记、杂记、笔记。 散记,不分类,随心随记。杂记,分类,记录若干范畴的心得,比如物理。笔记,分类,记...

  • 杂记

    绕园一匝,回家敷面膜。 #杂记#

  • 《個蟹杂记》

    《個蟹杂记》(原名《老蟹杂记》) 作者:個蟹 世弊芳华,待来生,匿毒之护你万世。残袭浑穹。祈欢...

  • 南陵一日游(江前进)

    南陵一日游(杂记) 江前进 前言 ...

  • 关于记笔记的思考

    三种笔记:每日杂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每日杂记,就是把你觉得值得记录,需要记录的东西都收录其中的笔记。需要每天整理...

  • 月读分享•八月

    再忙也给自己留点时间看书/桃夭的杂记

  • 关于如何持续写作:他为什么可以火那么久?

    平时看书喜欢看小说,不喜欢看随笔、散文、杂记等,虽然内心一直渴望看点心理学、互联网、散文、随笔、杂记或自传等方面的...

  • 2015-04-23生活杂记——弄一碗番茄煎蛋面

    2015-04-23 生活杂记——弄一碗番茄煎蛋面 今天决定再尝试一种全新的题材,生活杂记。衣食住行皆生活,于是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ak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