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感总是和实用性背道而驰的,登高也是一样,攀登的既是物理意义上的制高点,也是精神意义上的高级感。
当杜甫漫游到山东地界的时候,迎面遇上了高耸的泰山。雄浑的景色让他心旌摇荡,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还只在泰山脚下,从远眺到近观,被山势激起豪情,决定登上山顶“一览众山小”。变小的当然不仅仅是“众山”,而是凡俗的一切。科举失利又如何,理想一时无法实现又如何,种种琐屑的苦闷只因为站得太低、看得太近。既然生当盛世,年轻的热血总不会结冰的。
诗人此时仅仅在山下想象登高,想象登高之后的上帝视角,就已经可以从挫折当中满血复活了。这就是盛唐气象下的健全人格,让后人不断从诗句里心慕手追,感动于诗人的感动。——熊逸《唐诗50讲》
还记得,十几年前,和同学们,没事儿就去爬爬泰山,找到各种野路子,有一次跟舍友,临时起意,每个人只带了一个面包一瓶水,三个女生,爬到山顶,俯瞰山下,那种虚脱和兴奋,无以言表,怀念啊,我的青春。
诗的意义:它不能让你升职,不能让你加薪,可是它让你的人生更丰满,更性感,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