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日更NO.69
遇事不责
在上周几天的莎缇娅体系家庭养育指导师学习中,在情景模拟中,我看到指责对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和其他关系的破坏性。联想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和经历,不由感叹:遇事不责是一种修养。
遇事不指责,孩子更优秀。
孩子这学期一次英语单元测验考了94分。她有些表情不自然地拿出试卷。我展开试卷看丢分的地方,感觉要上头来。一整道题没按要求做。要求做称选择题,她做成填空题。虽然写得都对,但5分全丢了!
判断自己要批评指责了,赶紧深呼吸,掐手指液门穴,把“大脑盖子”合上。
过了几分钟,我说:“我挺替你感到惋惜。这道题做填空题需要写单词,其实难度比做选择题大,有时候单词会认不一定能写对。你全做对了,分也扣完了,好可惜。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结果呢?”
她:“卷子挺简单,我做得非常顺利,很快就快做完了,到这里只看题目,没读题目要求,以为是做填空题。”
我:“看到结果,估计你也挺后悔的吧。是不是还担心我为此批评你。”
她眼泪掉下来。过了一会说:“当然后悔了。哎,当时得意忘形了,直接写答案。”
我:“妈妈小时候也做过同样的事,被外婆批评了,我知道那种感觉。刚才我看到卷子,为你可惜是有点生气,但我想起小时候经历,不想批评指责你。”
她说:“谢谢妈妈理解我。我会吸取教训,先读题,把题目要求弄清楚再做题。”
我:“妈妈相信你会吸取教训的。”
她:“今天我考得不好,有同学会回家跟爸爸妈妈说谁谁考得不如我呢。考得不好能成同学的安慰剂也不错。”
孩子能看到积极面,缘于遇事不责吧。
试想如果没有及时觉察并让自己冷静下来,一顿批评指责,进一步点燃孩子的情绪,孩子会因此觉得“自己不好。如果考得不好,妈妈就不爱我了。”。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当把精力放在自责、自我否定、害怕中,是没办法去看到问题、思考问题的,当然就更谈不上调整改进了。
孩子情绪安全,才能进行自我觉察与反醒。我们再给出合理化建议,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亲子关系也更和谐。
遇事不指责,夫妻更和谐
有一次,先生让我帮他去银行转账。我一边打电话一边在提款机转账。办好后忘记了拿卡。在半路上才想起来。赶紧返回银行询问有没有人捡到卡。工作人员说卡估计被吞紧取款机,不管怎样都要先挂失。
我忐忑不安地打电话给他,说明情况。他温和地说:“不要紧,这事交给我来处理,你回家吃午饭、休息吧。”
试想,如果先生跟我说:“你怎么搞的,一点小事都办不好。卡丢了,这不是给我找麻烦嘛。我还得善后。早知道我自己去弄好了。”
我或许会和他吵起来,或者挂了电话冷战不理他。
一些夫妻为日常锁事吵架,最终伤了感情、破坏关系。
和谐婚姻有时候需要一个犯傻,一个包容;一个犯错,一个温柔地说:“不要紧。”
生活里的大风大浪毕竟是少数,那些融在柴米油盐的修养才最令人动容。
遇事不指责,运气会更好。
遇事不断指责他人的人,只会盯着脚下的泥泞怨天尤人,更有甚者歇斯底里起来殃及无辜,贱你一身晦涩的泥点子。
遇事不指责的人,像太阳,浑身散发着正能量,能照亮自己温暖他人。
遇事不指责的人,像一棵树,既能给身边人荫凉,也懂得感恩风雨的洗礼和灌养。
遇事不指责的人心宽,能欣赏别人的好,也能容下别人的不好。
遇事不指责的人有责任感,能勇于担当,也能解人于困境。
遇事不指责的人热爱生活,和他在一起你会被激发出对生活的热爱,会发现人生的美好。
遇事不指责的人人缘好,人缘好,运气自然也就会更好。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冰清一洁:孩子的妈妈,美国正面管教认证讲师,儿童社会情感发展讲师,鼓励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做真实的父母,与你分享所学,以孩子为镜,一起在生活中实修。(微信号:twofish_zh0309,添加备注: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