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今天早上出去打太极拳,衣服都汗湿了,也没多带衣服......"
"今天和你爸微信视频聊天,你爸问我他晒黑没,还帅不帅,我说帅着呢,也不知道你爸还有几天才从海南回来,你也不给你爸打个电话,关心关心你爸……"
"今天我们吃什么?你就吃一碗底的饭,这饭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要不我们烧点稀饭,炒个菜,然后再吃点西瓜……"
……
说这些话的是一位48岁的母亲,我的老妈。每天下午下班回去,从进门开始,就开始了诸如上面的聊天,她在努力和我唠嗑,而我拿着手机,努力游走在各种APP之间,回应她的是一些"哦""嗯""都可以""随便""那你下次多带一身衣服之类"的敷衍语句。
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今天突然看到了一句话:"我知道怎么说可以让你开心,可我不想。"
我知道怎么说可以让你开心,可我没有。
在我看来,无论初衷是什么,"不想"和"没有"造成的后果是一样的。"我不想说让你开心的话"和"我没有说让你开心的话"都会让想听你说话的人失望。
老妈可能是年龄大了,其实也不过才四十几岁。回家后,我知道,她希望在做饭的时候有人能陪她聊聊天,在吃饭的时候讲讲大家一天中发生的有趣的事,看电视的时候评论评论谁的演技好,可我没有。
现实中,她一个人默默地在厨房忙碌,我们在玩手机;她一个人在饭桌上努力寻找话题,我们在玩手机;饭后,大家一起各玩各的手机,我们让她失望了。
想起小时候,每家每户都有台电视,手机还没有普及,周末的时候,全家人坐在沙发上,桌子上是瓜子,辣条等各种好吃的。然后耐心等待新闻联播结束,等待每天两集的连续剧,一起讨论剧情发展,一起怼骂剧里的坏人,一起因为剧情精彩处插播广告而生气,一起因为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开心难过。
手机让我们的交流变少,手机让我们越来越无话可说,手机方便了我们信息交换,却阻碍了我们情感交流。不是因为手机不好,而是我们自己做的不够好。
放下手机,和自己的老妈唠唠嗑,和老爸谈谈工作上的事,不要让他们费心费力的找话题,让他们的谈话得不到回应,让他们讲讲他们遇到的趣事,及时回应他们,好不好笑都可以笑一笑。和他们一起看看电视,晚饭后和他们一起出去散散步。
我知道怎么说可以让你开心,我说了。
我不想看到父母问话时,因为得不到想要的回应眼中闪过失望。我不想在父母对自己嘘寒问暖时,因为自己的不耐烦而让他们无措。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说的话被回应、被重视,倾听自己说话的人的态度好一些,专注些。这些并不是很难的事,我希望我会为自己的父母做到,他们值得被这样对待,就像曾经我问他们太阳为什么是圆的?他们会很认真的回答我:"因为这样,太阳公公才能在天上滚来滚去。"
手机只是一个工具,作为使用这个工具的我们,可以让自己选择放下手机,和我们的父母唠会儿嗑,听我们的父母说会儿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