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央视网络春晚的舞台上,有一个平均年龄74岁的艺术团感动了无数观众。他们来自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这是由一群毕业数年至数十年不等的清华合唱队老队员们发起的。当挽起袖子的他们唱起歌曲《少年》:“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无数观众都为他们的活力和激情所感动。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他们就是一群永远在路上的追“锋”少年。
这个“锋”就是先锋,就是对事业、对人生、对学习的执着追求和无限热爱。
他们年轻的时候,将自己的青春无怨无悔地奉献给祖国;走入暮年,他们依然坚守在各个岗位,在科研一线培养无数精英学子。
青年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更是一群追“锋”少年,风华正茂之际,恰是为国家社会发展拼搏之时,奋斗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是建设者,亦是追梦的少年。
成为涵养家国情怀、坚定信仰的追“锋”少年。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论》中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周恩来短发少年,满怀理想,所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
一群群追求真理的少年,甘愿来到偏僻的井冈山,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献出宝贵的生命。
要问什么是“先锋”?
历史已经清晰的回答,胸怀祖国、情系人民、理想崇高、信仰坚定。
当代大学生更是要从中汲取奋斗的能量,把热爱转化成行动,在学习成长路上积极进取,率先垂范。
成为学业精益求精、知行合一的追“锋”少年。
青年学生干部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不仅仅是专业上的学习成长,还有社会大学的实践成长,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发明专利、三创竞赛、大创项目、论文撰写中成为“排头兵”,在职业规划、志愿实践、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创业孵化中成为“力行者”。
和图书馆交朋友、和专业书籍交朋友、和实验室交朋友,学生干部的威信是需要核心竞争力的,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魅力,其实就是善于学习、热爱学习的生动实践,也是让更多同学向你看齐的榜样示范,少年的英勇气息就会扑面而来。
成为服务同学成长、无私奉献的追“锋”少年。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来袭,一群特殊的少年为中国撑起了一片天,他们有的是九零后,有的是零零后,夜以继日的工作、勒出印痕的脸庞、剪短秀发的果敢,少年们爱心接力的奋不顾身成为我们身边的青春榜样!
学生干部也是服务学生,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确实很辛苦,工作任务也是千头万绪,但是带来的隐性成长确实一种无法复试的财富,只有身临其间才有这样的感悟。
在工作当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的直面克服、取得成绩后的苦尽甘来、默默无闻的勤劳坚守,无一不是少年淬炼成钢的磨砺,都是成长的回馈。
90岁依然奋战在工作岗位的袁隆平院士依然有梦,他依然在为梦想而不停地努力着,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依然像个少年一般,一往无前地奔跑着。
春风一年年回来,再来吟唱,而少年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漫步人生路,保持初心,保持热爱,归来的你,仍是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