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郑风遗蕴

郑风遗蕴

作者: 行走的中国 | 来源:发表于2022-07-26 18:32 被阅读0次

                    郑风遗蕴

    在中国旅行,郑州是个几乎去哪里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地方,因为它地处中原,也是中国铁路陇海线与京广线的大十字交叉路口,号称有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无论你是坐汽车、还是高铁?甚至是飞机有时也要到新郑机场,那么郑州为什么就叫郑州呢?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      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      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      月兮。

  诗经《国风.郑风. 子衿》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幽怨的、惆怅的爱恋的诗歌。我们中学的课本,《郑伯克段于鄢》里的郑伯是郑庄公,《烛之武退秦师》里的郑伯是郑文公,“秋,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诸铜鞮”里的郑伯是郑成公。

    对,您猜对了,郑州和郑国有关,郑风、郑伯都与郑国有关,郑州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1500年,郑州已经是一座规模庞大的都城了。周武王灭商之后,分封王室成员为诸侯,周武王的弟弟管叔鲜被分封在现在的郑州市区一带,建立了管国。周成王时期,管叔鲜参与纣王之子武庚的叛乱被杀,管国被废除,管地属于郐国。

    周宣王的时候,周宣王将陕西渭南华州区一带封自己的弟弟姬友,建立了郑国。周幽王时,郑国迁移到现在的郑州市境内,为了和原来的旧郑国作区分,郑国的新国都被称为新郑,这也是现在新郑市的由来。后来郑国吞并了郐国,曾经管国的地盘也随之纳入了郑国领土。

    公元593年,隋开皇十三年,因为当时的荥州也属于郑国的原因,又把荥州改名成了“郑州”,州治在成皋(今郑州荥阳市氾水镇)。过了三年,郑州的州治迁到管城县(现在的郑州市区),郑州的名字却被改名成了管州。到了公元606年,隋朝大业二年,管州又被改名为郑州,这也是“郑州”这个名字第一次和现在的郑州市区重合,郑州现在也有管城区。

    公元621年,唐朝武德四年,郑州被一分为二,郑州的州治又被迁到武牢(还是荥阳市氾水镇),公元633年,贞观七年,郑州的州治再次被搬到管城(现在的郑州市区),从此“郑州”这个名字经过多年漂泊,算是在现在的郑州市区扎根了。

    郑州定名1400多年后,2002年我去华东五市,就第一次路过郑州,直到今天不知去过n多次郑州,2018年早春3月,我们县网球协会一行7人来中原网球之都郑州拜师学艺,闲暇之余,去哪里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而现在则是 “中原之行哪里去?河南省博物院”,还有郑州博物馆,参观了这两个馆,对郑州的前世今生就会有个详细的了解。

    3月24日,我和一个网球球友坐公交车来到了河南省博物院,但当时还不知道院里有“九大镇馆之宝”,但是对杜岭方鼎和云纹铜禁印象最为深刻。

    杜岭方鼎,是中国商代早期的青铜器。1974年由一个名叫袁海军的环卫工在挖土过程中一镐挖出,地点为河南省郑州杜岭张寨前街。共两件,一件高1米,重86.4千克,方形,深腹,双耳四足,腹上部饰兽面纹,两侧及下部饰乳丁纹,形体质朴庄重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件较小,高 0.87米,重64.25千克,现藏于河南博物院,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早期青铜器代表,中国历来重视青铜器,视为国家象征,鼎更是重中之重。《史记·封禅书》:“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虽然有文字记载,考古学上中国历史却开端于安阳殷墟,后母戊大方鼎是代表器物(以前叫司母戊)。其进一步溯源则由郑州商城的杜岭方鼎提供了线索。

    杜岭方鼎不只是早商的一件青铜重器,更是中国乃至世界于人类的青铜时代,所创造的第一座青铜文明纪念碑——杜岭方鼎是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

    问鼎中原、鼎立古都,让郑州挺进“中国八大古都”的重要力量“就一眼,直刺心底——郑州,确实是一座王者之都!”一米来高、3500多年前的两尊青铜方鼎,郑州商城遗址就永不再是一座普通的商代城市遗址,而是一座真真切切,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王者之都了!”, “两尊青铜大鼎,破土欲出,峥嵘乍见,这种不言自威,这种冲天霸气,非王莫属!”

    而杜岭方鼎于地下沉睡3000多年后重见天日,不期而遇地与当代考古学家乃至科学家的相见,才让郑州商城遗址逐渐由“混沌”走向“清晰”,对它的认知,也因此而一步步加深,一座3600年前营建的当时世界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商王朝的心脏与王都。 “‘郑州商城’出土的青铜礼器,其数量之多、形制之大、铸造花纹之精致,都是前所未有的。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在郑州商城时期,中国古代文明已经进入初现辉煌的时期。”

  第二件是云纹铜禁。我当时是感觉到了震撼,这么精美的器具,竟然来自于2500年前的青铜礼器。长131厘米,宽67.6厘米,高28.8厘米,重94.2千克,于1978年出土于淅川春秋楚墓,现展示在河南博物院13展厅。禁,是古代贵族在欢宴或祭祀时,承置酒器的案具。因周人吸取商人“酗酒亡国”的教训,将其称为“禁”,有“禁戒饮酒”之意。云纹铜禁的四周,由多层错综复杂又玲珑剔透的镂空云纹组成。外有12条龙形怪兽张口吐舌,挺胸扬尾攀附在器壁上,底部由12只虎形足承托。整尊铜禁造型奇特,纹饰细密。云纹铜禁出土时残破不堪,在一堆铜渣面前,河南博物院的文物工作者,花费了4年时间,一点一点的拼接完成,一经展出便引起轰动,后被列为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云纹铜禁使用失蜡技术制成。失蜡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生产工艺,是先用蜂蜡做成模型,因为蜂蜡较软可以进行精细的雕刻加工,从而制成复杂的铸件磨具。模具制好后,再用耐火的泥料等材料填充空心部分形成泥芯,并进一步对模具进行包覆制成外件。外件固化定型后,对整个模具加热烘烤,蜂蜡受热后融化流失,这时就得到了可以浇筑的空壳模具,铜水灌注在模具内冷却后,便铸成器物。云纹铜禁所使用的失蜡技术,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实物例证。

    此外,河南博物院还有贾湖骨笛、玉柄铁剑、武则天金简、妇好鸮尊等镇馆之宝。

    当然郑州不仅有河南省博物院和郑州博物馆还有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中原福塔、二七纪念塔、嵩山的少林寺、大玉米观光厅、郑州方特等等嗯,既有人文历史,也有现代风光,当然不要忘记吃一碗河南烩面,欢迎大家来郑州体会郑风遗蕴。

            2022年7月26日星期二

河南省博物院 杜陵方鼎 云纹铜禁 铜鼎 铜鼎 铜壶 铜壶 铜爵 白釉剔花牡丹纹瓶

相关文章

  • 郑风遗蕴

    郑风遗蕴 在中国旅行,郑州是个几乎去哪里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地方,因为它地处中原,也是中国铁路...

  • 沅陵:出妃子,也出高官的千年古村胡家溪一一初夏湘行记(8)

    酉水蕴传奇,溪边遗古迹。 唐朝出妃子,明代显高吏。

  • 郑风

    1 《缁衣》一首赠衣的诗。句式变化,使读者感到明白如话音节悠扬的美。 2 《将仲子》女子拒绝情人的诗。一波三折,曲...

  • 练字第52日,郑风·清人+羔裘+女曰鸡鸣

    郑风·清人+羔裘 郑风·女曰鸡鸣

  • 沮衫远角该衫灿世杖山杉枚试钩涤枚藏山鸥慰

    蕴了氛杉贺残记杉质嘎稚胰遗俑鸥了滋昂罕妨

  • 风·郑风·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 风·郑风·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

  • 风·郑风·羔裘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

  • 风·郑风·丰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

  • 风·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郑风遗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oo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