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扫卫生这件小事

作者: 林家美 | 来源:发表于2019-08-07 23:16 被阅读86次
打扫卫生这件小事

自小受宠,母亲宠爱我们的方式之一就是不让我们做几乎所有的家务。上大学后开始独自生活,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洗衣服,现在想起来很汗颜的事是,因为冬天的衣服太难洗,寒假的回家行李中,有一包就是打算让母亲洗的脏衣服。

很长一段时间,也觉得一个人不会做家务没什么问题,而且把这当成是自己的一个无关痛痒的缺点,甚至觉得,有些小缺点的人才会更有魅力啊。所以我对空间的整洁度要求很低——俗称“眼里没活儿”。

那时,我不知道,这会成为我和未来的先生相处的一个很大的障碍。虽然在他的循循善诱之下,这几年我“眼里的活儿”越来越多了,做家务的能力也在进步,但还是很不喜欢做。

“有活儿”又不想做,这已经不是先生的困扰了,也成了我自己的,我对自己很不满意。

最近,总算看到一点曙光。

也曾经认为看到了曙光,而那其实只是心血来潮的“昙花一现”。

这样“现”了几次之后,也不是全无作用,看到“活儿”的眼力劲儿在一点点提升,行动能力也在进步。最近像是“开悟”了似的,先生终于主动夸奖我,家里也越来越舒服。

打扫卫生,也不是小事呢~

打扫卫生这件小事

| 说不爱打扫卫生的,其实是心没有定下来 |

倒也不是我现在就定下心来了。

或者上面那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说心没有定下来的,可能是因为你没有踏踏实实去做家务。

这样说,逻辑上不严密,但有一定道理,至少,二者肯定有很大关联。

我久不在职场,全职妈妈能从事的兼职工作也是断断续续,表面看生活波澜不惊,其实内心常有起伏,最常有的心态是迷惘,没有明显的一技之长,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做事不坚持,决定下的很快,但每次总有改变决定的看似坚决的理由。也经常,会厌恶迷惘又不坚持的自己。

最近,每天在“喜马讲书”听一本书,印象深刻的有《精要主义》/《自控力》/《重塑孩子的教育》等等,听得杂,有一个念头突然通了:我可能,是心太急了——

迷惘不知道做什么时,会很着急;做事总是很快想看到效果;会着急想给自己确定一个行业,想到一个就会行动;孩子的成长,也会很希望他能按自己的意愿成长并因为结果导向太明显对他有一些不合适的要求(这点其实挺隐藏,因为我看起来是个开明的妈妈)……

心急,而行动上,我又太缓慢,想法很多,实践地很少。于是,听从《自控力》的建议,每天做五分钟冥想/每天坚持做一件小事。

那件小事我定的是每天睡前都得把全家需要手洗的衣服洗了(基本是十分钟内的工作量)。这样坚持了十几天(家务史上每天坚持最久的一件小事),尝到了甜头:因为每天清洗,而不用承受“某天应付堆积如山的脏衣服”的压力;洗完后,心里总是冒出小小的成就感,晚上的心情会不错。小小的“做到”,竟让我自信了一点,尤其在先生面前。

可能是想尝到更多更大的甜头,做家务的范围就扩大了,看到哪里不舒服,就想尽快把哪里整理掉;不希望家里有暴露在外面而不是待在柜子里的杂物;这几天在一个一个地排查家里的死角;断舍离扔东西的步骤也在展开……

也因为最近的家务能力的提升,心理上一些微妙的东西也在变化,思考和觉察多起来/思考多了,对自己的定位似乎比以前清晰,也更加接受当下自己的状态,。

好像,隐隐出现了“定”的苗头了 。

打扫卫生这件小事

| 清洁的自信 |

你看下来,会不会觉得我在鼓吹做家务这件事?

但最近我自身的这一点小变化,确实是始于家务。

书是指导,家务是行动。

自信力,最终还是来自行动。

不由得想起松浦弥太郎先生《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里的那篇《清洁的自信》,大致内容是,松浦弥太郎先生的书店,每天都要员工花两个小时时间打理,没错,每天!两个小时!这在常人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松浦先生认为,如果能珍视自己的环境,“每天打扫,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至少能获得虽微不足道但实实在在的自信。

“认真擦洗,精心整顿,每天坚持打扫。……就算偶然发现一粒尘埃,也不过是寻常的小失误,不至陷入‘啊啊,他先别翻那个柜子啊’这样的窘境,做起事来能够昂首挺胸。”

现在当然做不到书中所说的程度(目前我觉得也没必要做到那个程度),看过这段话后,我重新理解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思,这话通俗的意思是小事情做不好,大事也做不好,这样说,有些以偏概全,这个世界当然不乏不爱打扫卫生,但做出一番大事业的人。但重点不在于“一屋”和“天下”,而在于不管大小事件,其中共同的因素:

坚持,以及踏踏实实的完成好。

以及,这件事至少给我提供了一个实践过的方法:

当不知道怎么办时,那先尝试坚持一件小事开始。

打扫卫生这件小事

|真的做好了么|

以前每次“昙花一现”时,就会观察先生的评价,但每次都要我去提醒他“我今天整理了哪里哪里”,他从来没有主动看到过。为此我埋怨他,总是看到我做到不好的,而不去鼓励我做到好的,这样不利于我进步啊。

当然,他的“教育”方式确实不够好,哈哈哈。

后来我意识到,家里的面貌是最平常的,本来就比较难发现区别,除非变化很大,所以重点可能不是他看不到,而是变化不足以大到让他看到。

你觉得自己做的好,但是别人没看到,那可能就是你还是做的不够好。

所以,当我们埋怨先生/老师/领导/同事没有看到我们都努力时,首先要看这个努力有没有结果,再要看的是,这个结果真的够好么?

打扫卫生这件小事

|一切都刚刚好|

这句话其实我不大喜欢,被用的太多了,用在这里倒很合适。

我“打扫卫生”的意识和行动,历时很久了,从“眼里完全没活”,到“有活儿不愿意做”,到“愿意做还能看到更多活儿”,我常常因为自己做不好而懊丧,因为这是别人轻而易举能做到的。

反思自己的变化过程,最后脑子里出来的是四个字——“接纳自己”:如果此刻我们做不到自己对自己的要求,那也不用慌张,只要不放弃继续“更好”的想法,不断学习,“做到”的那一天自然会到来。

也让我想到孩子的教育。很多时候我都太心急,觉得孩子这里不好,那也不好,不符合我心目中对“我孩子”的要求。回头看他的成长,其实也是水到渠成,我的很多“要求”,在我不那么用力要求他的时候,他都做到了,可能比同龄人稍微晚一点,但可能这就是他的成长轨迹。我要做的是,

对他的状态,我要放轻松;

自我的学习和成长,不懈怠;

学习高效陪伴,静待花开~

可能我这次做家务的积极表现,也还只是昙花一现。万一如果我就是只能做一株昙花,那就是昙花吧,不放弃开花,还要每次开得比上更大更好更香,相信自己可以怒放出人生的一个个高光时刻。

相关文章

  • 打扫卫生这件小事

    自小受宠,母亲宠爱我们的方式之一就是不让我们做几乎所有的家务。上大学后开始独自生活,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洗衣服,现在...

  • 打扫卫生这件小事儿

    我是一个讨厌胀乱差的人,​所以看到蓬头垢面邋里邋遢的人都会避而远之,我无法阻止和改变任何的行为和举止,就像别人无法...

  • 生活

    1.灵魂深处闹过几次革命。 父母不和这件小事儿 弟弟进监狱这件小事儿 初恋这件小事儿 第二次恋爱这件小事儿 高考这...

  • 初恋这件小事,失恋这件小事。

    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患者的内心独白。 以及,她曾深埋在内心的过往。 <1> 开公众号这么久,写过周围很多人的爱情故事...

  • 初恋这件小事,失恋这件小事。

    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患者的内心独白。 ...

  • 静夜思

    一、打扫卫生这件小事 因为周一事情比较多,所以八点不到我就进了办公室,梳理记录下今天的重点工作,然后打...

  • 擦黑板这件小事

    教育无小事:擦黑板这件小事

  • 这件小事

    今天有一件令开心过后有点烦恼的事儿,都是生活中的小事,烦杂甚至无所谓说与不说,但是我却想记录下来。 ...

  • 这件小事

    男孩喜欢女孩很久了。 喜欢像是易拉罐里的泡泡,咕噜咕噜地都快溢出来。 男孩有女朋友,不喜欢。玩乐可以,价值观的配合...

  • 这件小事

    今天不上班 这两天看了一部新日剧《今天不上班》,讲述一个30岁的处女OL与21岁的大学生一夜情并且谈恋爱的故事。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扫卫生这件小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pz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