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
有个屌丝写了一本同人小说——“伟大也要有人懂” 读《金瓶梅》系

有个屌丝写了一本同人小说——“伟大也要有人懂” 读《金瓶梅》系

作者: 郁微 | 来源:发表于2018-06-09 21:47 被阅读61次

今天简单聊聊《金瓶梅》的版本和作者。

正式进入诱惑的故事情节之前,还是执拗地认为应该先垫补一些干货再出发。

原图 与 修颜

《金》的版本,大概有三个。按形成时间,先后是明万历年间的词话本、明崇祯年间的崇祯本和清康熙年间张竹坡点评的张评本

张评本是张竹坡在崇祯本的基础上进行评点的。所以可算是崇祯本的一个分支,暂时忽略。

先说词话本。

大概形成于万历年间,应该是说书会里的文人,类同于现在的职业编剧吧,为说书先生写的说书脚本。后来就在民间广泛传抄,手手相传了大约二三十年后,才有的刻印本,也就是印刷批量生产的那种。

每次想到传抄这件事,我都深深地佩服古人,200多万字呢,200多万字!真的不会从黑发人抄成白发人么?

每个传抄的人,其抄写过程都是一次创作和加工。有的人嫌啰嗦,就少抄几句;有的人嫌情节不够味儿,就擅自添点料,夹带一些私货;有的人喜欢某个角色,就让他更完美一些;有的人讨厌某个人物,就让他更可恶一点……

所以,兰陵笑笑生其实、应该是一个由核心作者和很多个传抄创作者组成的团队。这个团队应该获得奥斯卡编剧奖。

词话本说书的风格比较明显,语言不够简练,形式也不够规整,但有更多古朴鲜活的俗语、俚语、俏皮话等等,或者说,有更多更为原始的“野趣”。

插个题外话,词话本一度销声匿迹,上世纪30年代(1932年)在山西得以重现江湖。我时时脑补当时震撼的惊喜场景,用以预习日后红楼梦后四十回重现时的激动,希望此生能等到。

学术界的老先生们,特别是海外金学领域的老外研究者们,都推崇词话本。

这个容易理解,词话本更能带领我们看到历史的原貌,而非篡改过的历史。类同于现在男人们总想看人家的原图而不是修过颜的照片。

再说崇祯本。

崇祯本在词话本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删减和修整,对前后矛盾的地方也予以统一,对比说书的脚本,更加像一部文学作品了。

特别是回目的标题,也都重新进行了规整,更加对仗和富于形式的美感。

举个例子。词话本第四回的回目前半部分是“淫妇背武大偷奸”,崇祯本就改成了“赴巫山潘氏幽欢”。

是不是觉得前句很够味、很有画面感,后一句就感觉蒙了一层纱巾,云里雾里搞不清楚了。遇上文言差的,是不是还以为要去山里郊游呢。

总之,我猜测,大概有个文人,喜欢读金瓶梅,可又嫌文字粗鄙,便主动卖弄文采,在未经兰陵笑笑生授权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帮人家进行了校对、删减、润色。

可是,人家兰陵笑笑生大先生同意了么?“我特么就是这个风格,你特么凭什么按你的喜好改我的东西!!!”

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刻印时节省人工成本,所以由文人做了删减。兰老又要说话了,“你们特么连一分钱版税都不给我,还嫌我写的长?!”

据说,这个有闲无聊、喜欢卖弄的文人,可能是李渔,那个写了《闲情偶寄》的李渔。不过我猜我说到这里你们也一定不太清楚他是谁。可我如果说了,他的另外一部鼎鼎大名的作品,你们一定知道。那就是《肉蒲团》。

虽然我还没看过,但我猜那也一定是部了不起的作品。

可是,可是,我喜欢的矮大紧先生说,要看就看崇祯本,别看词话本,太特么啰嗦。

也有道理,如果你们只是在找那两万字的话,崇祯本确实会减少一些劳动量。

简言之,词话本俗一点,崇祯本雅一点;词话本繁一点,崇祯本简一点。

其实,对我们来说,无所谓,真的无所谓,真的,只要有那两万字就OK。

屌丝是谁

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这也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提出的观点人物多达五十多位。

最著名的说法就是王世贞,那个传说我在第一篇里已经提到了。王世贞为父报仇,所以写此书送给严世藩。

但是这个说法也被很多学者驳斥了。

驳斥的论点之一就是,《金瓶梅》中对底层小屁民、中层有产者、下层官员的日常生活非常熟悉,刻画地入木三分,但后半部涉及上层官员、特别是皇帝、皇宫内的生活时,就描写的比较泛泛,且不太符合当时那个场域中的氛围。而且文字粗鄙,不像是底蕴丰富的大文人、大名士所作,更像是乡间里野中某个落魄的小文人的泄愤之作。

由此,学者推断,作者生活在底层,对上层社会中的很多礼仪规范、人情世故等情况不熟悉、不了解。

再来说说王世贞是谁?

王世贞最高做到刑部尚书,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公安部部长的职务。其父王忬最高做到兵部左侍郎,相当于现在国防部副部长或者某个大军区的副司令员。其父大概是在与严嵩、严世藩的政治斗争中,含冤致死。

这样一个书香世家的官宦子弟,当时有名的大才子,怎么可能不懂得上层社会中的礼仪规范和人情世故呢?怎么可能写出那么粗鄙的文字呢?

可是,我认为,这反而从另一个角度,更加有力地佐证了王世贞可能真的是作者?

你想呀,他写这本书是为了做什么?为了报仇啊!所以隐去姓名,同时要在文字中隐去自己身上最明显的标签,隐去自己的才华和文采,隐去自己最熟悉了解的内容。

政治斗争是多么残酷啊,一个不小心,不但害了自己,还得连累全家,不是好玩的和来逞能的。

不然,虽然给自己起了兰陵笑笑生这样一个无比屌丝的名字,可是如果内容上不加掩饰、文辞上不加伪装,那不就是等于给兰陵笑笑生的名字后面加了个隐形的括号,内书王世贞么?等着严世藩来诛杀自己九族么?

他不会允许自己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但是,再缜密的人,只要做了,总会留下痕迹,对不对?!

他瞒得过严世藩、瞒得过明清时期单纯可爱的古人、瞒得过逻辑推论能力极强的文人,却瞒不过、瞒不过我们21世纪最具慧眼的职业记者(俗称狗仔队)敏锐的眼睛。

央视科教频道有个节目叫《探索.发现》,曾经制作了一期节目《谁是兰陵笑笑生》,提出王世贞一说。

其中一个论据是,王世贞与李时珍的关系。当年,李时珍请王世贞为其《本草纲目》做序,而王世贞写了十年才写成,这个拖延症估计也是没谁了,或者说《本草纲目》实在太难读了。

世贞老先生百密一疏的地方,就在这里。拿着人家的书看了十年,在自己的书中竟然提到了“三七”这味药。可他并不知道,这味药是李时珍第一次、第一次把它写到书里,当时中原地区的人们应该是都不知道这味云南产的中药,或者说,还并不把它当做中药来使用。

央视记者厉害吧,不知道是他们自己发现的,还是有高人指点(煞风景地备个注,这其实是学界的一个观点)。

总之,感谢TV,感谢CCTV,更加印证了我对于作者的推测。

可是,无论作者到底是谁,他既然那么费劲地把自己藏在一个屌丝马甲之后,想必都有他的原因。可我们为什么非要撕破那件马甲,把他推到舞台中央接受我们的膜拜呢?

同人小说

什么是同人小说?说白了,就是利用别人家文学作品中已经大名鼎鼎的角色,开始自己的创作。

也就是说,人物的性格、身份、背景等信息统统不变,让他在新的情节中长出新的故事。网络上此类作品很多,有的写得也很好,比如哈利波特系列、金庸系列的同人小说。

兰陵笑笑生那个年代,应该还没有同人小说这个概念。但兰老那个时候就深深地懂得了传播学中的道理,借力、导流、博眼球、蹭热点。

潘金莲、西门庆的故事,是水浒传中大家非常感性趣的一对人物。虽然戏份不多,还是反面典型,但怎奈成功树立了第一号奸夫淫妇的舆论号召力、影响力。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大家会对其中的细节充满天生的好奇。

需求就是市场,兰老深深地洞察到了此处,借水浒传里这一对天下驰名的人设,在原有故事情节上,继续发展、蔓延。这枝水浒之城墙头上的红杏,分外惹眼,抢了满园春色的镜。

开读之前的铺垫,先这些。

1

END

1

如果这些胡扯的文字能给朋友带来哪怕一点点的愉悦,感觉都是非常美妙的。这种感觉远远超越了从前作为没有署名权的材料写作者完成一个材料的快感。

写材料时,如果恰巧有人看得到我结构布局上的处心积虑、贯彻领导意图时暗度陈仓夹带的“私货”,意会得到严肃之中的诗意,那就是知音。可懂得的人并不多,能认真去读那些大而无当的材料性文字,确实需要脑子进了很多水才能浮到那个水平

读金瓶梅,遇到你们,我才有继续写下去的能量。

下一篇,我们进入主题,从潘金莲开始,好不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楚茉:在阅读的时候我喜欢这个语言风格,在风趣中接受到深层次的知识信息。阅读不易疲劳😊,你是我第一个关注的作者!继续更
    郁微:@楚茉 谢谢鼓励,我也是刚刚开始写。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温水锅里数星星”,加我微信也ok,微信号“mumu-xiaoyu"。谢谢鼓励:smile:

本文标题:有个屌丝写了一本同人小说——“伟大也要有人懂” 读《金瓶梅》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ex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