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花小时候我们叫它饭碗头花,因其形状像只饭碗而得名。听网友说它也叫紫茉莉,不知因何而冠以此名?说因颜色它却有粉黄蓝紫白多种,说它形如茉莉,也是差之千里。也有地方叫它地雷花,更不知其名因何而起!
晚饭花是一种在农村遍地都有的不起眼的花。屋前屋后,山上山下遍地都是。明明冬天里还是光秃秃的一片土地,春天一到,芽尖蹭蹭蹭往上冒,一到夏天蓬蓬勃勃的一大丛,一大丛,花儿也是这绽放一两朵,那儿开出三四朵,你争我抢,像赶集去似的。
花的颜色虽然挺多,但太小了,可以让人忽略不计了!我对这种花并不怎么欣赏,因为它实在太平凡太普通了,它不像茉莉那样“幽香扑鼻”,没有桂花那样“清幽益香”,也没有“出淤泥而不染”之类的品性,更绝对到不了“不可一日无此物”的地步。
这么卑小低贱的花,连蒲公英,牵牛花都不如。蒲公英,牵牛花或许集市上还有的卖,有谁见过花市上卖过晚饭花的?晚饭花只能成路边的野花,大概连公园都不屑种它吧,更别提画家们去画它,诗人们去咏它了。
饭碗头花缺点多多,既没有姿态,叶子又多,层层叠叠,乱哄哄的一大簇,叶子的颜色又那么浓绿,完全显示不出花的娇艳美丽。
若非要说出它的优点来,那花的形状还勉强算是好玩了,但也算不上美,花瓣十分之单调,还长着长长的柄又细又丑,形状有点像小喇叭,以深胭脂红色为多,这么多颜色估计都是串种的吧?
黄花,白花的花瓣上稍微有些不规则的红色细条纹,当然,不仔细看是看不太出来的,花也很细碎。这种花用“俗气”来形容也一点都不为过。它只能用一个“野”字来担当,称它为“花”已经很瞧得上它了。
它的“贱”还表现在根本不需要种,随便丟几颗种子在地上,它就会赫然长出一大丛。结了籽,落入土中,明年就会长处更大几丛。只要有空地,全给占领,毫不客气!等等,貌似这可以算作它的优点吧。
其实,如果你仔细挖掘,它的优点还是有的,它不怕干旱,不怕洪涝,不怕晒,不怕冷,不用浇水,不用施肥,也不会生病虫。这大概就是于我仅存的好感了!
今天提起晚饭花是因为我翻开了童年的相册,其中一张照片上有它的影子,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小时候我住的庭院有一大簇饭碗头花,晚饭后,我常常去那抓蜻蜓,一捉能捉好几只。
那时候,父母工作特别忙,不到天黑不着家,我放学早,做完作业唯有庭院的饭碗头花陪着我。
那时夏天,我几乎天天都能见到饭碗头花,只要一见到它,就觉得一天的酷暑过去了,凉意都从那花中生出来,身上顿时感觉舒服多了。有时看到它,会想到一天又过去,明天会不会有惊喜降临?
这世上有许多花,又的跟我只一面之缘,有的就无缘相见!而饭碗头花不是,它和我年年有缘,年年相伴。它能年年越过贫瘠的冬天把新的生命呈现给我,而且越来越多。开始是庭院一角,后来长得到处都是,它是陪伴我整个童年的最真诚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