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创造社影响下的自我小说及其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特征
第一节前期创造社小说的主导面——浪漫主义辨析
023创造社作家的小说,以自我表现为其显著特色。它们往往以身边琐事为题材,带有自叙传的性质,而且常用第一人称来写。
024但郁达夫初期小说的主要特征还是浪漫主义的,或者说浪漫主义色调是非常重的。这里有几个根据:
第一,郁达夫的小说侧重在自我表现,带有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同乡土小说作家重视客观描绘显示了很大的不同。
第二,郁达夫小说虽然写的并非理想人物、英雄人物,而是些普通人、零余者,但那些人物的所作所为,其实有许多夸张和想象的成分,并非实写自己
第三,要正确地判断郁达夫小说的创作方法,还需要对浪漫主义本身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郁达夫浪漫主义的特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025文艺作品当然都是含有感情的,但感情有两种表达法:一种是隐藏在客观描写的背后,像恩格斯所说的,感情倾向从场面、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而且愈隐蔽愈好,这是现实主义的要求;另一种是直抒胸臆,用各种方法宣泄感情和愿望,这是浪漫主义的写法。
026浪漫主义不一定都是以英雄的、理想的形态表现出来,也可以以感伤的忧郁的形态表现出来;以哪一种形态表现出来,取决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条件,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027郁达夫小说的特点是直抒胸臆,流畅自然,没有多少情节,也不讲究结构。
028创造社相当一部分作品,重情绪的氛围,重情调的一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有生活片断的连缀。它的缺点是一泻无余,长处则是用它奔腾的感情来把读者卷进去。
第二节弗洛伊德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对创造社小说的影响
029性欲和死,是人生的两大根本问题,所以以这两者为材料的作品,其偏爱价值比一般其他的作品更大。”如果说爱情和死亡是人们公认的文学史上两大常见主题的话,那么,把性欲看成与文学密不可分,这始作俑者只能是弗洛伊德。郁达夫这话不仅说出了他之所以在许多作品中爱写性心理、变态心理的原因,而且显示了弗洛伊德学说对他的影响。
030生活能如意时,艺术可以不要,艺术是到生路将穷处出来的。’到了无论如何都不能生活的时候,人才借艺术以鸣,以鸣其所欲。”这段话完全是用弗洛伊德学说来解释文艺的。
031弗洛伊德学说对创造社小说的影响,大约有这样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按弗洛伊德学说来写潜意识、写梦,如郭沫若的小说《残春》。
第二种情况,是在小说中按弗洛伊德学说来写变态心理和变态性心理。
第三种情况,是按弗洛伊德学说来写所谓“力必多”(即受压抑而转移的性能量)创造了文化和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