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内在问题如何成为个人的内在问题,而个人的内在问题又如何在家庭中表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玛丽与库里的家庭背景与早年经验加以追寻。他们的母亲迪恩太太有一个不幸的童年,而且已习惯于顺从于她母亲强加给以的情绪剥夺,因为她母亲也受害于自己不快乐的过去而变得善妒并有暴力倾向。迪恩太太下决心不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他们的父亲也经历经济与亲情皆匮乏的童年,但并未被吓到,他成为一个领奖学金的孩子,并且很早就停止了对家庭亲情与同伴友谊的期待,借此补偿无法从能“本质善良,但是过于忙碌的父母”身上得到的关注。库里是他们第一个孩子,爸爸不在,只有妻子和孩子留在家中,第二个小孩玛丽出生时,把库里送到一个陌生的育婴之家。当库里回家时,他仿佛变成一个团裹着嫉妒,怒火的风暴,他不原谅父母,尤其是妈妈,也不原谅妹妹的出生。直到父母无法控制他的持续对妹妹和父母的攻击,在库里七岁时又把他送到寄宿学校,后来发现库里对妹妹越来越深的敌意。库里成为不快乐的,孤僻的,麻烦的,一无是处的孩子,玛丽成为快乐,表现卓越,受人喜欢的。哥哥和妹妹都和会欺凌他人的人结婚,婚姻都失败了
这段陈诉呈现一些元素,库里的问题不仅仅是在妹妹出生时开始的,妈妈独自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没有任何外在的支持,感到很无力。库里还是一个小孩时,他不曾寻求任何情绪接触,从来不想被拥抱与爱抚,好像也不想念妈妈。“他就是个陌生的小家伙,而我第一眼看到你就很喜欢,就觉得与你很亲近”。玛丽说妈妈曾经这样告诉过她
库里一出生就处于母亲人在心不在的状态,时间久了绝望了也会切掉与母亲的情感链接,变成妈妈眼中“独立的孩子”,可能会处于一直体验自己是被抛弃的,不被喜欢的,对那个一出生就被父母独宠的妹妹会羡慕嫉妒 ,对父母有委屈,愤怒,渴望等等复杂的情绪。当表现对妹妹不友善时,可能父母只看到他表面的攻击,认为他不懂事,没有看到他内心真正的需求,可能会指责,惩罚,失望,越来越强化他是不好的,坏的小孩。而玛丽则一开始就被父母强化为好的,优秀的,她也无法让父母失望,只能是好的,不允许自己有不好的时候。父母早年为解决的困难在潜移默化中会传到孩子的养育过程中,会影响着孩子。比如父亲因为自己的成长经历情感是隔离疏远的,他也无法去给与孩子情感上的一些链接。妈妈因为自己的情绪一直被母亲淹没,她可能无意中由重演了这种模式,也会时不时用自己的需求去覆盖孩子的需求。
在迪恩家,父母的困境依然在他们对两个孩子两极化态度中,表达出来。基于情势与情绪上的理由,两个人都不曾有机会解决自己困难,这些困难以讽刺夸张的版本,在日后呈现于库里和玛丽的生命中,命运从生命开始的片刻起便左右着人生,挫折,生气,攻击,虐待和害怕的感觉,将不可避免出现在每个孩子的养育过程。家庭中,如果父母或其中一方,既不能忍受焦虑与恐惧的精神痛苦,也无法忍受这些情绪的表达方式,那么婴儿或小孩子可能的自行与他的情绪苦斗,而且这些情绪不仅未能被缓和,更糟的是,假如父母的愤怒与不胜任感又会推回孩子的心里,这些情绪可能还被强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