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昨日下午4:30左右,来自河南省开封市的贞元学校八年级River班结束了长达七个月的斗争。从去年八月底开始到今年4月中旬,我们完成了鲁迅戏剧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完成了对他的了解。从剧本诞生,服装安排,道具制作,舞台编排,创作舞蹈,班级的每一位成员都尽了一分力。最后成果甚好,bug相较于之前我认为是最少乃至没有的一次。而我,也在其中成长了很多。
其实这部剧的诞生和上演历经了漫长的突破过程。对于星海戏剧社团来说,这是继孔子之后的第二部原创戏剧。孔子好歹还有多个大课程以及书籍、电视剧做铺垫,并且主线明晰。但是鲁迅的影视不仅没多少,我们也没有系统学习过(虽看过“人间鲁迅”)。所以本该在21年八上期末演的剧被推倒了22年八下期中,因为本来鲁迅的难度就比孔子大。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剧本主笔:宜镁、丹洋、祎凡,服装组:王群晓,舞蹈组:琳茜、博栋,道具组:虹莹(等)……我作为剧本组的一员也比在孔子剧时写的多,同时也过了好几遍。你现在此次的角色选择上,我选择了周树人。虽然台词不是很多,也不如其他角色激昂或者有独特趣味,但是和鲁迅搭戏很多,并且周作人在每一次鲁迅陷入在沉闷、绝望中时,都在试图去启发鲁迅,不管结果如何。这就是其重要之处。这种我也没有辜负重望,在台上完成了很好的呈现。没有紧张,自然如排练。我也在这条路上完成了突破。
我的突破主要就是在语言、状态。如语速过快,咬字就会不清晰。不仅观众看起来别扭,同时自个儿“在台上的感觉”也不好。而且对于整个进程会有节奏影响。所以要变慢以及“正”,让每一个字刚健有力。其实我在第一轮的排练中就已经差不多改掉这个习惯了,且无任何人辅助。或许就是演戏演到水到渠成了吧。但即便台词过了,也不能停止练。精益求精一定是重中之重,并且如果要保持好的状态和合适语速,必须通过多练来保持,不然真就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了。
这次演完,我发现这部剧好像就没有在我的生活中出现过一样,不敢相信我们完成了如此大任。一切归于平静,似乎没有发生过。生活继续着,中考还要考,疫情依旧肆虐,我依旧走着~~但是它对我们的影响定会在日后的生活中体现!
但是在此之后,因为很多人都要离开,并且学期剩下的时间肯定不够再演创作、演一部剧。所以社团就此无,所有人都要转刘老师的文综社团了。但不管怎么说,虽然社团就此“关闭”但演戏路还是不会停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修炼没有止境,没有上限。到最后肯定会遇到瓶颈,且角色类型又很多,复杂。一碗水毕竟装不下一桶水。
一部剧带来的并不只是上台表演,而是更好的建立人格和体会能力,让你的生命绽放,变得光彩亮丽,照亮你我。而这些就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想当年我一个小角色都拿不下,问题就在于语言上的难关和本身气质。而经过两年的时间,我逐渐入门并改善,且越来越自然。我在台上,第一次看到的是观众,而昨天我看到的是满天繁星和民国时期的灰色、暗淡与一盏不断闪烁的炬火。它给予了我信心,可以让我面对新的生活。
一个崭新的世界在我面前,中考在即,不去面对不是长时之法。只有面对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