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攻原得卫者,信也》

《攻原得卫者,信也》

作者: 野之老 | 来源:发表于2021-03-20 16:00 被阅读0次

这话是孔子对晋文公所做的评价,说的是有次攻打原国,结果不但攻下了原国,而且还意外地收获了卫国;分析原因,孔子认为这是因为晋文公的“信用”使然。

究竟如何,韩非《外储说左上》里记载道:当初晋文公准备攻打原国,事先只带了十天的军粮,同时晋文公也与众大夫们计划十日内拿下原国。可是围攻原国十日后,晋军并未曾攻下原国,晋文公遂下令退兵回国。这时,突然有位从原国都城中跑出来的文士,特别向晋文公报告说:“原国城内也已经弹尽粮绝,若晋军再坚持三日,则原国一定会被攻下。”众大臣们也都劝着晋文公能够继续坚持。不想晋文公这次主意已定,他对众人说:“之前我与众将士都已经约好了为期十天,如果到期还不离开的话,那么我岂不是失掉了信用。若因失掉信用,纵使得到了原国,我也是不愿意的。”结果晋文公此举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国人听说此事后做出了决定:“国君若都像晋文公那样守信用,怎能不归顺呢?”遂整个原国就举国向晋文公投降了。与这事八竿子打不着的卫国听说后,也与原国人说了同样的话,做出了同样的决定:举国投降晋文公!后世孔子在知道此事后,遂专门将此事记录了下来,并且对此评价说,这是因为晋文公重“信用”的缘故。

今天读起这则故事,无论如何我都看不出晋文公的撤兵之举是出于“重信用”!明明是自己所带的粮草只有十日,十日过后,弹尽粮绝了还怎么打仗?除了撤兵还有别的办法吗?怎么就落了个“重信用”的美名声?但毕竟原国和卫国是真降了,此足可见,原国国君与卫国国君,在国民心目中,是何等的不重信用!这其实与晋文公是否重信用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相关文章

  • 《攻原得卫者,信也》

    这话是孔子对晋文公所做的评价,说的是有次攻打原国,结果不但攻下了原国,而且还意外地收获了卫国;分析原因,孔子认为这...

  • 攻原得卫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

  • 2018-05-27

    原尚股份。 庄园牧场 卫信康

  • 《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一百九)

    秦攻韩,围陉。范睢谓秦昭王曰:“有攻人者,有攻地者。穰侯十攻魏而不得伤者,非秦弱而魏强也,其所攻者,地也。地者,人...

  • 攻守

    出其所不趋,趁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

  • 战国策―秦攻韩

    【原文】秦攻韩,围陉。范雎谓秦昭王曰:“有攻人者,有攻地者。穰侯十攻魏而不能伤者,非秦弱而魏强也,其所攻者地也。地...

  • 《亚历山大远征记》与《战国策》札记(四)

    穰侯攻大梁,乘北郢,魏王且从。谓穰侯曰:“君攻楚得宛、穰以广陶,攻齐得刚、博以广陶,得许、鄢陵以广陶,秦王不问者,...

  • 【王鹏翔论语札记 32】

    原 文 《论语为政篇》 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论语学记 第32篇 【注】:异端者,无有...

  • 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

    听大伦老师讲《道德经》。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上一节讲到无论对善良的人还是不善良的人,都应该用...

  • 战国策—秦攻卫之蒲

    【原文】秦攻卫之蒲,胡衍谓樗里疾曰:“公之伐蒲,以为秦乎?以为魏乎?为魏则善,为秦则不赖矣。卫所以为卫者,以有蒲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攻原得卫者,信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ew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