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在记忆中已经远去。但午夜梦回,多少次却又回到了那土墙黄瓦中。原来内心深处它一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任时间也无法撼动半分。
老房子承载了她童年的欢笑与哭泣。许久许久以后,当她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少女后。她已经很少回想起黄土高坡深处,那一处现在看来已惨败的,略显孤寂的屋落了。可是每每梦中她还是出现在老房子,于是梦醒后她总是努力回想关于老房子,关于童年的一切。只是记忆里却混沌一片。
她常常会想自己到底是怎么了,走不出过去,却丢了过去。关于童年,似乎只能从长辈们的笑谈中去搜索、拼凑、再重组。有时候,她很怀疑自己。一个人为什么可以把自己的童年忘得这么干净呢?她曾问过很多人关于童年的记忆,可是没有人像她一样的空白。他们也谈起过去。当他们谈童年的趣事,她的脑海里便倏忽出现一个瘦高的男子和一个眼里总是有泪的小女子形象,还有头昏脑涨的自己。也有果树林,河水,野蘑菇。都是片段、单个、间断。
她一直觉得,自己的根就在老房子。尽管那房子已经不属于她们。尽管到目前为止已经十几年没有踏进老房子,并且在未来的几十年她也不会再走进那留下了她过去的房子。她常常惋惜,为老房子。她觉得老房子就像一个故事,不言不语,却似一直在默默倾吐。千言万语,就在这默默里,默默地飘散开去。散入无声,散于无形。她会心疼,为老房子,也为忘不掉的根。
她的记忆从五岁开始。五岁时,她上学前班。第一天,奶奶抱她去教室,她拼命的哭,抱着奶奶的脖子不撒手。最后在连哄带喝之下,她妥协了。暂时坐在了教室最后一排,和班上最捣蛋的男生用一张桌子,坐一条板凳。她不说话,哭泣在奶奶离开后就立刻停止了。似乎没了观众的演员,再也没了演戏的必要。男孩欺负她,占了大半张桌子,划了三八线。她也不争,也不告诉老师,就像小朋友通常所做的那样。她只是固执地不逾越那条线,遵守那毫无道理的规则。
她常常不明白自己。她不明白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不是真实的自己。她想,她是不是丢了自己呢。抑或,她从来也没有拥有过自己。一切的一切,在她后来的思绪里飘渺的仿似薄纱,恍惚的不真实。那蔚蓝的天空,有过的白云,似乎也只是一幕幕布景。她常常恍惚地想,那是真的吗,那些日子是真的吗?那些日子里真的有她吗?那些日子里的她是真的吗?一切,那么的充满了不真实感。她甚至怀疑正在进行的日子究竟有多真实。她失去了力量,失去了信仰。不知用什么支撑。不知拿什么在如此强烈的不真实感中拼一个幸福、真实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