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羽山多水,毒蛇出焉,《山海经》山经,南次二经羽山之旅

羽山多水,毒蛇出焉,《山海经》山经,南次二经羽山之旅

作者: 简藤兮 | 来源:发表于2020-03-16 18:17 被阅读0次

阳春三月的清晨,细雨蒙蒙,空气清新到令人陶醉。我们不约而同地吟诵起王维的诗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前方就是羽山,我们今天的目的地。从尧光山出发,东奔350里即到。

《山海经》对羽山的记载只寥寥20几个字: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山海经》

“蝮虫”也叫反鼻虫,是上古时期一种可怕的毒蛇。这种毒蛇大的有100多斤,据说雄性的蝮虫长有九颗脑袋。不过,这种毒蛇现在早已绝迹。所以,我们将进山一探。

羽山并不大,但山路难行。因为山中尽是巨大的石块,有些地方还可看到大片人工采石的痕迹,估计曾经是个采石场。

所以,这羽山其实是座石山。

我们在山里很快领略到了《山海经》对羽山“其上多雨”的描述。在艰难攀爬时,我们忽然被一阵急雨当头淋湿,但不一会儿雨就停了。急雨后的道路湿滑难行,我们暂时坐下休息。环顾四周才发现,刚才只有我们这一块儿下雨了,湿淋淋的,其他地方却没下,石坡上干爽爽的。

当我们走在山谷间的多水之处,发现这里也并不是绝对的“无草木”之地,还是有一些稀疏细弱的小草的。

你可能会觉得这座山太平淡无奇了,那你可就错了。别看羽山貌不惊人,它却是一座千古名山。

羽山的历史可上溯至远古尧舜禹时期。

世人只知大禹是治水英雄,却不知大禹的父亲鲧也是一位治水英雄。

据说在远古时,天帝看到地上的人做了错事也不知悔改,十分生气,就降下洪水以示惩罚。地上的人们四处漂流,无处生存。

鲧见到此景心生怜悯,便偷出了天帝的息壤,打算用它来堵住洪水,以解救苍生。

据说息壤具有神奇的魔力,丢出一小块,马上就会变成连绵不断的高山。

然而,这事被天帝发现了,他派出天兵天将追杀鲧。

天兵天将在羽山郊野找到了正在治水的鲧,并杀了他。

鲧死后,精魂一直不散,尸体在羽山静静躺了三年也没有腐烂。

原来,鲧在自己的身体里孕育了一个新的生命。这个新的生命是他自己生命的继承者,也是他治水事业的继承者,即他的儿子大禹。

后来,天帝又派出天兵天将奔赴羽山,用吴刀剖开鲧的腹腔,大禹得以出世。

平凡的羽山,默默无闻地承载着四五千年前远古时代的古老传说,真乃千古名山。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相关文章

  • 山海经•第一卷(4~9)南次二经

    (4)又东三百五百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四)《山海经》南次二经~羽山 ①无草焉。 ②...

  • 羽山多水,毒蛇出焉,《山海经》山经,南次二经羽山之旅

    阳春三月的清晨,细雨蒙蒙,空气清新到令人陶醉。我们不约而同地吟诵起王维的诗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

  • 山海经•第一卷(1~3)南次三经

    (1)南次三经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险山)。 (一)《山海经》南次三经~天虞之山 ①无草焉。 ②无...

  • 山海经•第一卷(4~10)南次三经

    (4)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无草木,多水,多白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四) 《山海经》南次三经~发爽之山...

  • 山海经•第一卷(10~18)南次二经

    (10) 又东五百里,曰夷山。无草木,多沙石。溴(ju读第二声)水出焉,而南注于列涂。 (十)《山海经》南次二经~...

  • 鹿吴山传01

    南次二经一山,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山。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其山神皆龙身而鸟首。——《山海经...

  • 山海经•第二卷(1~10)中次二经

    (1)中次二经注山之首,曰煇诸之山,其上多桑,其兽多闾麋,其鸟多鹖。 (一)《山海经》中次二经~煇诸之山 ①无草焉...

  • 山海经•第二卷(1~10)中次四经

    (1)中次四经厘山之首,曰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泠石。 (一)《山海经》中次...

  • 山海经之碣石之山

    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四百一十二:碣石之山 山海经北山经北次三经中记载了一座山: 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

  • 南次二经-羽山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再向东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羽山,山下多水,山上雨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羽山多水,毒蛇出焉,《山海经》山经,南次二经羽山之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xm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