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薛老师经济课的一篇文章《买债券后回报率上升就是亏钱》,颠覆了我的认知。
一般来讲,买债券后回报率上升,也就是利息变高了,自认为的就是赚了,我想这是大多数人所想的。比如我用100块买了一种固定1年的债券,利息5%,一年后我就可以得到本金+利息总共105,如果利息上升到6%,那么我1年后就可以拿到106,比原本105要多1块,那是不是就等于自己赚了呢?
然而薛老师的讲解颠覆了我的认知。薛老师说,买债券后回报率上升就是亏钱,因为利率上升代表人们对未来的耐心程度下降了,对未来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未来的钱相对比现在就显得不值钱,人们更愿意现在花100快,而不是1年后花106块,所以(举例子)我当时买的利率5%的固定1年的债券,利率升到6%后,人们的耐心程度降低了,人们更加愿意现在花100块享受,而不是1年后花106。所以如果我想将手上的债券卖出去的话,就要降价处理,这时候就等于是亏钱了。
反之,如果买债券后回报率下降了,那我就是赚钱了。因为此时人们对未来的耐心程度上升了,觉得未来更加确定了,人们觉得以后花100块跟现在花100块没什么区别,那么只要有一点利息,人们就更愿意买债券,延迟消费。(再举例)我原本100块买的固定1年的5%回报率的债券,之后回报率降低到4%了,但是人们对未来的耐心程度上升了,这时未来的104块对比现在的100块人们是觉得值的,所以人们会更愿意花多于100少于104的价格去购买债券,这时我以101块卖出去,我就赚了1块。
这涉及到人们的耐心,我脑洞大开,想到可以用供需理论去解释这个现象。
我把债券比做物品通俗来讲。我原本花100块买了一点黄金,之后肯定可以升值。买了之后升值度更高了,这时刺激到了人们去开发金矿,金子产量高了,供过于求,我原本100块买的黄金如果我现在要卖出去,就要以100块更低的价格才能卖出去,这时我99块卖出去的话我就亏了1块。相反,我买黄金之后黄金升值度低了,人们觉得黄金不赚钱就很少人去挖采金矿了,黄金变的供不应求,我可以以100块更高的价格卖出去,这时我以101块卖出去的话就赚了1块。(这里我用黄金的升值度比作债券的回报率,用人们的耐心程度比作人们对挖采金矿的积极性)
笑来老师说过,要实现财富自由的路径之一是培养多维度竞争力,我想经济学更能让我看清楚很多事情的本质,让我有更高的认知,更加清晰地判断一件事情,从而做出更有利的选择,为实现财富自由做好铺垫。分析一件事情,多一个维度去分析,拥有更深层次的认知,真的很不错。学了经济学,相信我能更快地实现财富自由,之后再去实现更远大的理想。
我是李伟俊,一名大二创业者,希望能与战友们一起成长,期待7年后的南极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