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一个儿时的伙伴打电话来跟我说,他觉得自己活得好累。他身在北京,每天在工地干八九个小时,有时候晚上还要跟婚庆乐队四处跑场,就为了能多赚点钱补贴家里的生活。
他的父母和两个妹妹在内蒙,父亲几年前摔断了腿,不能干重活,白天在公园修剪草坪,晚上给工地看门。我曾去过他家一次,在一个小院租了间房,不足40平米,一个月200块钱。家里堆满了东西,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他们一家就那样生活,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事实上,以北京的消费水平,他挣的钱尚且不够他一个人花,更不必提补贴家里了。所以他跟我说他觉得自己很老,而实际上他只比我大一岁,23。
有时候我们就是会有这样的感觉,明明很年轻,但却觉得心里藏了很多事,好像饱经沧桑。可对于我们大多数而言,二十年来我们一直在父母和老师的荫庇下成长,我们并没有饱经世故。
如今信息网络如此发达,全世界发生的事都在眼前。以前我们关注谈论的是一家或几家人的鸡毛蒜皮,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全世界的是是非非。有些东西看得多了,难念会厌倦,会恐惧。
看了那么多的死亡,背叛,出轨,艰难,战争,不平等,我们不知道这世界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总觉得,死亡会随时降临,背叛防不胜防,出轨四处存在,生活无比艰难……想过轻生,想过孤独,想过不婚,想过逃离这个世界。很多事情,还没有做,就已经放弃。有时候觉得自己很老,好像已然过完了一生,已是风烛残年。
网络给了我们一个世界,也毁了我们一个世界。
最让我印象深的是葛优演的富贵,历经几十年的磨难,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变革,送走了一个又一个亲人,到最后只剩下他自己和一头老黄牛。龙二要找人给他搬东西的时候,他抬起手摆了摆,那一摆是包含了多少的心酸与悲凉,那是从大喜到大悲的无奈,那是看透了人生的疲惫。
那是真正的饱经世故。
杨绛先生说:“你主要的问题是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其实,不管我们怎样看待,生活都一样艰难。之所以仍有那么多人成功,是因为他们绝不怨天尤人,绝不独自沉沦,绝不总是看到那些不好的事情。其实生活有很多美好,老天绝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充满希望并为之奋斗的人。
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你要做的,就是找好自己的定位,把你的本职工作做好,最好做得尽善尽美,这样你就有一项东西强过别人,它将会是你以后生存的本钱。
宿舍对面是音乐系的人,时常听见他们在宿舍弹琴唱歌。我并不觉得他们吵闹,也并不贬低学艺术的人头脑简单。事实上我非常羡慕他们,钦佩他们,因为他们在他们喜欢的事,他们在练习他们的功课,他们在做他们的本职工作。这时候我就会想,我也应该像他们一样,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毕竟这是自己的选择。
《成长教育》中的珍妮本来是要考牛津大学的“种子学生”,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成熟时髦、风趣迷人的男人大卫,并迅速坠入爱河。大卫带她见识了她一直向往的灯红酒绿和浮华奢靡。她从未想过如此轻易就能得到这种生活,很快她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备考牛津的念头也被抛诸到九霄云外。与大卫一起的日子看起来是如此美妙,直到有一天真相终于浮出水面,给了珍妮一个迎头痛击。而此时她已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学生变成了一个世故圆滑的女人,她开始反思这种生活是否真的是她想要的。最后她决定再次备考牛津,而牛津之门也终于为她打开,她又回到了属于她的生活。
其实你所谓的饱经世故不过都是一厢情愿,只是因为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生命还有很长,还有很多美好在前方。
当你觉得自己很老的时候,就抬头看看太阳,只要心怀希望,就会永远年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