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41]每个小孩都是大人

作者: 子苏晓画 | 来源:发表于2017-05-15 16:48 被阅读0次

上篇写了《每个大人都是小孩》,真相的另一面是每个小孩都是大人。

小孩子的身体可能是不成熟的,逻辑思维也尚未完全理性,但心理模式、情感需求与大人并无二致。

武志红曾说,《活出你的小宇宙》这本书是写给青少年的,但他并没有因此把书写的浅显,相反他写的更加深入,他认为小孩子对“活出自我”比大人有更好的理解。青少年恰恰是寻求自我、确立自我最活跃的时期,如果过了这个时期仍未完成,很可能后面再完成“自我独立”就困难得多、代价大的多。

吾家小尹正在上幼儿园,前几周,她每天要带个棒棒糖、话梅或奥利奥什么的去上学,起初以为是她自己吃。直到两三天后,她下课回来,很沮丧很伤心的样子,说老师不要她的糖。在她的世界里,她喜欢谁,就会和谁去分享她最喜欢的东西(对小孩而言是零食和玩具)。当老师不接受时,她受到了拒绝的创伤,觉得对方是不想和自己玩。这不和大人一样吗?

在吾家小尹出生后,才发现我对小孩的认知是片面的、错误的,让我惊讶的是小孩子的成长速度和聪慧程度。我以为3岁才会做的她1岁就会了,我以为七八岁才有的理解能力,她3岁就有了。是我低估了孩子的生命力。

当妹妹家的小宁(即小尹的表姐)来到我家时,小尹就会拿出她的玩具和零售出来一起分享,教表姐玩玩具。但有时别的小孩要玩她的玩具时,她就会当场发飙,把玩具拿走,甚至收起来。这时,如果大人出于面子或成人礼仪去强制她分享,实际是对她的10000点伤害。好比,突然有一天爸爸跟你说,隔壁的老王才是你亲生父亲,他不过是养父,你能马上由衷地像对待父亲那样对待“老王”吗?

小孩是在老家,只是偶尔会回去,每次离开前,怕她哭闹,所以会骗她说去商场买好吃的给她。几次之后,她知道妈妈是要“出门”(她在阳台等到傍晚都没等到妈妈,奶奶哄她说妈妈出门了),再跟她说去买好吃的时候,她会说“妈妈,我知道你是要出门”,尽管很不情愿,但她不再阻拦(也许是她知道她阻拦不了)。我猜想,她是不知道“出门”是什么意思,但她知道那意味着妈妈的离开,不能再天天跟她玩。才3周岁的小孩,我们以为自己“高明”骗的了她,其实是她已经理解和接受了事实,只是在电话里会经常问 “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跟我玩?我想你。”

中国的大人都是习惯地欺骗小孩子,我们以为骗小孩子是理所应当的、是可以做到的、是没有不良后果的权宜之计、是明智的解决眼前问题的高明方法、是为了小孩子好的“无私”之举。

大人是多么地自以为是啊!这些骗,不少是毒害了孩子。

这几天关于房思琪现象、素媛现象的讨论很多,女孩遭遇性侵的社会普遍现象,曝光的已经有这么庞大数量的悲剧、惨剧,那些还没有曝光的呢?之前腾讯公益也发起过一个活动“让儿童免于被性侵”,通过知识教育让小女孩知道什么是性侵、性侵是不可接受的,性侵是可以得到社会救援、心理救援的。

看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作者,房思琪的真人)的采访,真的非常痛心,被诱奸、强暴本身就是莫大的残害,但是更大更恐怖的残害是她的父母、这个社会对该行径的选择性回避、忌讳,活生生的掩耳盗铃,以为假装看不见,这些劣行就真的不存在,社会就是美好的。多少可悲!

台湾已故作家,林奕含

韩国电影《素媛》反映的也是大致的现象和问题。在这里,父母忌于讲授性知识,很多小孩子被那些坏叔叔、老男人强暴时,都不知道那个到底是什么行为,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些甚至不敢跟父母说。在臭骂那些衣冠禽兽的犯罪份子的同时,是否需要反省我们做父母的、这个社会是否有做的不到位的?

对女孩性侵普遍存在的背后就是在小孩教育里,大人把小孩当小孩的恶果。有多少父母在孩子问“我是从哪里来的”,闪烁其词、含糊答之、避而言它,甚至呵斥道“小孩子不要问这种问题”。看到电视电影时有亲吻等画面时,把小孩子眼睛遮蔽或把头扭开,说小孩子不要看……曾有人说,中国的父母最想要的就是,孩子从出生到结婚前对“性”都完全无感,在结婚那天晚上及以后,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做,然后等着抱孙子。

也可能,并不是父母不想“性教育”,是他们自己都不懂性知识,尽管有交媾,遑论教育小孩。不少人的性自我和一般自我是分裂的,或者说是并不能接纳交媾时的“我”是真实自我的另一面。

每个小孩都是大人,要求我们认清他们是独立个体的事实,不要把小孩当作成年人的附属品、工具。

高中有个同学,学习特别刻苦,成绩也非常好,他母亲的期望或要求是考top2,但整个高三,他的模考成绩都是接近top2。填志愿时,他填了top2,但落榜了。其实他的高考成绩除了top2上不了,其他大学任选,当时还不是平行志愿,当第一志愿落档后,其他重点大学是没可能再投档了,他最后只读了普通一本学校。

他母亲是非常好胜&好名的人,她渴望儿子考上top2,然后可以在全村全镇都继续“扬眉吐气”(儿子从一所普通初中考上市里最好的高中,是第一次扬眉吐气),她拿儿子的前途赌“快意”。如果抛却情绪,客观分析和理性填报志愿,可能就不是这个结局。直白地说,我那个同学成为其母亲实现她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我并没有从结果倒推,如果是我同学想考top2,他很可能复读。后来他接受去那个普通学校,他不想再累了。)

时常听到一些父母说,现在的孩子长不大。但可能是父母从来就没有给小孩机会去“长大”。到外地读高中,开学时要送;到外地读大学,开学时还要送;到外地读研究生了,开学时还要送。只要是出远门,就要大人陪同和张罗,他需要自己查车次、订票、搜地图、问路么?他需要预防车上的小偷、车站的奸商、商店找钱的假钞、有意指错路的本地人?难道是等到某个年龄,他突然就全部都学会?

父母和子女是平等的个体,尽管很多方面有差异,唯此,子女才可能获得较好的成长。正如有人所说,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帮助他们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成就他们的“自我”。

相关文章

  • [简41]每个小孩都是大人

    上篇写了《每个大人都是小孩》,真相的另一面是每个小孩都是大人。 小孩子的身体可能是不成熟的,逻辑思维也尚未完全理性...

  • [简38]每个大人都是小孩

    我们肯定听过这种说法,人老了后就像小孩,甚至有个专门的词“老小孩”。其实,每个成年人都有小孩的一面,或有一颗小孩的...

  • 每个小孩都是一个小大人

    你有没有俯下身子观察过小孩?你有没有蹲下来通过小孩的视角看待世界? 最近我是在家里观察了许久我们家的小家伙,认真起...

  • (675)为什么没有完美小孩?

    今天聊天聊出来的感悟:世上没有完美大人,哪里来了完美小孩呢?因为大人都是小孩成长起来的[呲牙] 每个孩子都是颗金种...

  • 《狗十三》—十三岁女孩残酷蜕变

    每个小孩都会有被大人绑架自由的时候,每个大人曾经都是小孩。 面对重男轻女的家庭,面对有家庭暴力的环境,女主人公从最...

  • 童话到底是写给小孩子看的还是写给大人看的

    每一个大人都是长大的小孩 所以,童话是写给每个长大的小孩看的

  • 每个大人都是小孩,每个小孩也终将长成大人——记2018年云南昭通

    如果不是今天收到从支教点附近的集市上寄来的自己换洗的衣服,我都还没意识到,离开学生们已经快一个月了,而那段时光却记...

  • 我们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我们其实都是小孩 我们都是长着皱纹的大人小孩,这个世界没有大人,所谓的大人其实都是长着皱纹的小孩!!!我很喜欢这句...

  • 我们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我们其实都是小孩 我们都是长着皱纹的大人小孩,这个世界没有大人,所谓的大人其实都是长着皱纹的小孩!!!我很喜欢这句...

  • 想法

    这世界上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小孩有小孩的想法,大人有大人的想法,老人有老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 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41]每个小孩都是大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dn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