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护隐私的角度来看,日常我们应该用什么浏览器呢? 首先我们看看大家当前的选择是什么。
这是从kinsta.com/browser-market-share/下载回的统计,相信和各位的感知是一致的。用谷歌的Chrome最多,然后是苹果自带的Safari以及火狐浏览器。少部分用户用微软的Edge。
各家的浏览器都是免费产品,且也没有所谓的会员服务,那为什么各大厂都趋之若鹜呢? 我们听到的说法是,浏览器是流量入口。翻译成听得懂的人话就是“人最聚集的地方,最能赚到钱的地方”。原因就是浏览器能采集你的各种网络行为,然后通过推送精准广告的方式进行变现。所以免费的背后,就是我们要交出自己的个人数据支持厂商的广告业务。我们先看一下四个主流浏览器厂商2021年在广告业务上的表现情况
谷歌 全年总营收 2576亿, 广告占2000亿,它和脸书是全球最大的广告平台
苹果的广告业务预估2021年在50亿美元,只能占到全年营收3500亿的不到2%
负责Firefox开发的Mozilla基金会2021年广告收入是百万级别,只占到年收入的2%
微软广告收入 85亿美金,占总营收的5%
从这个数据是不是能推理出,谷歌有最强的动力支持广告生态内公司在浏览器上收集个人信息,微软次之。而苹果和Firefox相对比较佛系?
我们要先看下,浏览器是怎么支持广告生态中的各类公司采集个人信息的,首先不要误解,浏览器并不破解你网络浏览的内容,你输入的文字信息和你查看的页面文字对浏览器厂商都是保密的; 它也不象手机上的其他app,可以采集你的设备号或手机号。 它能做的是,支持自己或其他广告服务商,把你在各个网站间的访问历史关联到一起,了解你的浏览兴趣。比如你早上喜欢看财经,晚上休息时看美剧。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浏览器最常见的手段是使用三方cookie,具体细节咱们以后再谈,但它的目的都是为了把你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网站的访问行为联系到一起。
下图来自于privacytest.org对各浏览器的监测,其中对于最常用三方cookie的保护情况如下。Chrome基本上完全敞开大门,任由各广告科技公司跟踪你的网络行为,Firefox和微软Edge能默认屏蔽绝大部分的跟踪,而Safari则是帮助你粗暴的阻止了所有的三方cookie,极大减少网络浏览行为数据的泄漏。
看起来这个结果和咱们基于广告业务占比推算出来的结论是一致的,果然是有因才有果。
好,回到我们的日常操作建议。 一,如果你是苹果用户,优先使用Safari。苹果是业界在推动用户隐私保护上最积极主动的公司,值得信赖。二,如果你是安卓或windos用户,优先下载和使用Firefox。 三,如果你和我一样,就是习惯了chrome,那我建议你通过设置自行关闭三方cooki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