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今天讲中外教育比较研究的老师,播放的视频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课堂教学的视频,画质模糊不清。而且她主讲的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前些年比较火,但是最近几年很少被提及了,也就是说是已经被淘汰的教学模式,而国外一些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大家比较感兴趣老师却又不讲。我想或许他们自己都不大清楚呢!
此种情况下又有多少人愿意认真听课的呢?放眼望去,大多数老师都在低头玩手机,有的老师甚至回来签个名、打个卡就又离开了。可能大家平时在上班时间想去办事不方便,很多时候还要请假,于是有人趁机翘课去办私事了。也有人趁机出去休闲了,把培训学习当成了休息。
我这几天因为要忙于帮学生修改参赛作文,又要反复修改自己的参赛论文,心里放着这两件重要而比较紧急的事,说实话我也没多少心思是真正放在认真听讲上的。
坐在我旁边的老师第一天的上半天还来听一下课,后来干脆找人代签名,人都不来了。另外一个老师也很少听课,多数情况下都在玩手机,我们聊天时,她说感觉这些培训没什么用,就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老师们私下议论说,那些所谓的讲课专家有的没多少水平,就是为了走过场,赚个名利而已;有的或许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得很出色,但是他们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我们,因为大家的环境、条件、诉求和能力皆相差甚远。
我从这次培训大家的上课表现想到了平时我们自己的课堂。老师们的表现多像我们的学生:多数是迫于无奈而不得不来听课,有多少人在厌倦的情况下还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当然这里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管因素。
作为授课者,在暂时改变不了听课者的主观心理状态下,我们想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只能多从自己身上下功夫。提前了解学情,知道学生的需求在哪里,讲学生需要的、想听的内容,备课充分,内容丰富,切近学生的生活,形式生动新颖,让自己的表达更加有感染力,这样或许才能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听课,而不是让原本想听的都越来越厌倦了。
今天是周六,本该休息,可是因为培训,在气温大幅降温,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大家还要顶着冷风去听课,就更加不情愿了。
是不是培训结束,我就能好好休息了呢?非也,本周末我还得随时待命,帮发作文过来的学生进行作文辅导。
本周我们进行了语文测验,前几天我忙着备课、上课、辅导,没时间改试卷,我原本打算周末再加班批改试卷,但我现在实在感觉身心俱疲。
我想我还是暂时放自己一码,把周末的培训完成,再把辅导学生参赛这一件事忙完再说吧。毕竟,这几天总是盯着手机给学生辅导,用眼过度,累得我眼睛都酸疼看东西有点模糊了。这个周末都要忙着给不同学生辅导作文,注定是个劳累的周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