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亲子与夫妻关系,总想指出对方是错的,就证明自己是对的,特别是亲子关系中,以大欺小的感觉,说话语气喜欢大声,好像一定要压住对方,分析亲子与夫妻关系中出现对错之分,就相当于不平等,变相的伤感情,反而会起冲突,家庭氛围也会有所影响,感觉不到爱的流动
2对于女儿的学习,不停输入好好学习,看书,等等一系列关于学习的,一个问题变成多个方式问几遍,女儿反而说我是不信任她的感觉,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女儿也会有这种感觉,为何不信任,潜意识里女儿做好了,我就没了价值感,即想女儿做好,又想女儿不做好,一来有期待,二来又想让自己的存在有价值感,两者之间有冲突,告诉自己是女儿的引导者,陪伴者,而不是执行者,更不是摇控者,女儿要的是爱与自由,而不是控制。
3关于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身上,常做这件事,当自己不满时,内心有情绪时,看不见自己的情绪,反而把情绪牵移在别人身上,还总以为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总说别人不体谅自己,可自己体谅过别人吗,而自己一整天,很多时候都消耗在这上面了。这个时候能做的是与自己的情绪相处,而不是牵扯别人,自己是成年人了,不说被情绪控制,至少别动不动拿别人来背情绪的锅,是不想长大的借口
4在外人面前表现的好好的,从不想别人看见自己的弱点,只看优点,或者是看自己的幸苦,不幸,来搏取对方的同情心,怜悯心,得到一丝被肯定的点,心理有一丝高兴,为何会这样,完美主义在作怪,而让别人看见自己幸苦的一面,一来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二来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活在自认为别人的期待中,其实根本不存在,生活是自己的,冷暖自知,好与不好自己知道,重要的是心态,而不是自以为别人的看法与期待
5发现自己有点八卦,特别是在老公面前,最喜欢讨论别人怎么怎么了,然后加以评价,以评价别人的人身做会乐趣,特别是一些三观不同,颠覆我的认知,乐此不疲,心理不平衡,总想看见别人的无奈,不堪,甚至是不幸,加以指责,或者是提出自己的方法,觉得自己这样不好,对女儿影响不好,自己无权评论别人的人生,特别是周围的人,可以聊起,但不能讨论别人错的,自己对的,别人经历了什么,心理想的是什么,自己根本不知道,怎能说別人做错了,可以聊,但不能强加自己太多指责与批评。(这些事只和老公聊聊)
6关于不平衡,内心极不平衡,有些时候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自己一直都不承认这点),聊天时总聊别人不好的多些,(和别人聊其它人)好的少些,好像这样心理就平衡了,没想过是自己内心不自信,不愿面对别人比自己好太多,总想和别人做比较,反而看不出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这种死循环,在一段关系中,自己收获不大,也许也没什么影响,只是自己停留在这种状态,有点止步不前,不愿面对自己的不足,反而是内心不想成长的拌脚石
7关于以上几点,自己总是遮遮掩掩,不愿别人看到,更不承认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还是需要勇气才敢写下来,怕别人看了,说自己以前的状态都是装的,其实想想,自己曾经的状态不是装的,只是不愿面对这些类似于内心的小想法,小纠结而已,总以为好了就是好了,其实是错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困惑,一些小纠结,平常根本不在意,可又感觉到实实在在的影响自己,若是自己不一一列出来,还不知道自己会有这么多问题小结,看似不再乎,反而却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