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文责自负】
记忆回到93/94年,我大概三四岁的左右时候,当时的家在记忆中是石头房,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家的旁边有一座小山丘,虽山不高,但底下都是石头,没有掺杂泥土之类,它也养活了村庄中大部分人,有老板过来包山采石,我妈妈就是那时车石子中的一员。
石头房子就是拿山上凿下来大点的石头代替砖头,混着水泥铺上,简易的房子就完成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奶奶有四个儿子,当时条件艰苦,一家子都挤在这间石头房里。随着小叔结婚,四个儿子都成家了,也到了分家的时候,这时才开始家的第一次跃迁造楼房。
大伯父一家在水泥厂工作,条件相对比较好,很快就打好地基。二伯父一家靠着二伯母娘家的帮助,也很快打好地基。小叔家跟爷爷奶奶一起住,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打地基也很快完成。最苦的就是我爸妈,真的白手起家,大伯父做担保,借了高利贷买水泥钢筋砖头,我爸爸加班加点工作,那时候妈妈准备要生弟弟了,所以压力都在我爸爸肩上。
95年我从外婆家回来上幼儿园,家从石头房变成了红砖房,家里的地上是小石子还没铺水泥地,不小心走路很容易摔跤,一摔腿上就破皮流血。
一张布沙发,一张棕梆床,一张八仙桌,四张长凳,两个竹篓,一个灶堂,一些碗具,家里的全部家当就这些,当时家电都没一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高利贷还掉,再借点浇水泥地,粉刷墙面,第二次的家变得跟想象中不一样了,我们也从楼下搬到了二楼,每个人有了单独房间。
时间一晃到了我上初中时期,当时村上好多人家都在翻新,门面贴瓷砖,家里地上半墙瓷砖,卫生间有了卫浴,抽水马桶(之前都是要自己每天倒的木马桶,说实话当时我很小就帮我妈拎着去倒,很沉,有时还要弄到身上,怪尴尬的),时代再变搞,家也随之变好呀。
家的第三次跃进,有了彩电,冰箱,厨房有了橱柜,阳台安装了窗户,太阳能热水器…数不清的新家具入家,我爸到现在都感慨没想到此生会住这么好的房子。
老房子陪伴了我们25年,它见证了我从幼儿园到结婚生子,期间承载着一家人好多欢声笑语。
暑假会在屋外乘凉,家的后面有块田地,随时有新鲜的蔬菜提供,有奶奶种的梨树和桃树,我种的草莓,养的花花草草,家里的阿黄和阿黑,爷爷养的两只小花猫,周末会爬爬山,过年会到山上采摘松叶松果…
2019年家乡建设造高铁,家迎来了第四次跃迁,咱要住高层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截止2023年底完工,前段时间还带着爸妈来到新房子的地方,23层的高层,因为还在抓紧施工,只能在第一层看了房子的格局,还是不错的,已经和爸妈再商量装修样式。
幸福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爸妈从白手起家,一层楼到二层楼,最后住上高层楼。家的跃迁同时象征着时代在快速发展中,家家户户住楼房,实现奔小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