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我第一次以正儿八经的态度写影评。一正经,话就莫名的少了,看来我本性就是个不正经的人。废话不说了,先打分:
总体印象:《天才枪手》以极强的形式主义色彩讲述了一个现实主义的命题:宿命。稍显遗憾的是,由于对抗宿命的指向性模糊,考试作弊的行为便始终上升不到正义的层面,结局的自省也就显得有些强行硬掰了。
也许是最近的饭食太差,《天才枪手》的出现便尤为珍贵。虽然受“将考试作弊拍成了谍战”这类推荐语的误导,没能达到预期(这也是导致尿点指数为1%的原因),但不可否认它仍是一部优秀的影片。
它的优秀不在于炫技式的电影手法,也不在于所谓扣人心弦的考试作弊现场。它的优秀在于,满足观众感官体验的同时,埋下了一粒犀利的种子,一粒批判分数决定一切的教育体系和社会阶层矛盾的种子。它让影片脱离了花拳绣腿,打开了思辩的空间,让影片有了魂。
当Lynn第一次作弊被学校领导发现之后,领导批评Lynn:
“学校是让你学习的地方而不是你赚钱的地方。”
Lynn的一句反驳不仅揭示了她作弊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揭穿了学校的黑幕。作弊这件原本不光彩的事儿在此刻扭转成为挑战黑暗权贵的正义之举。然而紧接着,影片通过Lynn与父亲截然相反的态度让影片的核心:“宿命”,正式浮出水面。
《天才枪手》通过“金钱与分数的交易”展开故事,随着筹码一步步升级,矛盾也一步步激化,Lynn和Bank对宿命的抗争似乎也在一步步走向胜利。然而最终,一切都无济于事,他们永远逃脱不了宿命。可以选择大学的照样是那部分人,可以选择未来的也照样是那部分人。Lynn和Bank除了软弱无力的自省之外,唯一能做的,就是自我黑化,自甘堕落……
抗争,是少年的天性,也是少年的成人礼。
略感遗憾的是,本片对Lynn和Bank抗争宿命的指向并没有深挖,引起Lynn作弊的学校黑幕和导致Bank心怀野心的社会阶层矛盾只是在表面轻挠了几下并没有展开。不过故事总有主次,面面俱到可能就会顾此失彼。
关于本片的配乐,有一处给我印象很深。Lynn和Bank踏上澳洲大陆,在海边合影那场戏。当Bank说出“这是我第一次出国”之后,两人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对人物的认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时,音乐渐渐淡入,随后,Lynn说:
“从明天开始,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了。”
简简单单的几个音符就像潺潺流水一般,将纯真、幻想、怜悯、以及注定的悲凉轻柔地流淌出来,渗入人物内心,也渗入了我的内心。
音乐就是这样:花哨,大都是为了掩饰自身的短板,质朴,才是考验功力的试卷。
最后再提两点,谈不上缺点,或许是吹毛求疵。
1,钢琴指法的作弊手段
我并不对这一招数的实用性表示怀疑。我只是觉得,如果故事发生在一个音乐学校,那么这绝对是一个令人信服的高招,但出现在普通高中可信度会大打折扣。况且,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比钢琴指法更高更便捷的招数!(出于对下一代的责任,我就不作详解了)
2,影片的结局
相比Lynn的自省,Bank的堕落更为真实。如果将故事的结局往前移一点,当Lynn一方面犹豫是否自首,一方面被Bank力邀加入“作弊”大业,在Lynn万分纠结的节点结束故事,这样一个不作定论的结局,影片的思辩性和批判性会不会更有深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