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

作者: 白门的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6-05-26 15:40 被阅读46次

近几年来,我所熟知的其中几位粤剧演员先后驾鹤西去,成了梨园绝响,这给我们留下深深的遗憾,尽管年事已高的他们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地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徒弟徒孙。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每一位粤剧大家都秉承着“学艺先学做人”的原则去为粤剧的传承发展物色合适的接班人,有潜质,有品德,方接纳。几乎每一位粤剧大家都有自己的代表作,他们开创新的腔派,用独树一帜的唱腔,为自己代言,为粤剧着色点彩,展现粤剧多角度美。

不同的演员总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带给我们不同角度的视野盛宴,听觉享受。梁耀安和倪惠英,丁凡和麦玉清,林家宝和蒋文端,黎骏声和陈韵红,欧凯明和郭凤女等等。他们并不是固定搭档,或许其他搭档选择更好,但我先入为主,总觉得他们才是精神上的默契,而非貌合神离,磨合下我们看到别样的火花迸发四射。性格上互补,语言上的沟通,表达形式的和谐,更重要是舞台感很强,粤剧搭档更多是演绎情侣夫妻。

在粤剧在改革的重头戏中,我们看见它把传统保留下来,把过时元素的删去,这并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它们在那个年代也是好的,只是不在适应这个时代,总要有些改变,总要有些进步。它们是恒等的,我们加入一些东西进来,就要放弃一些东西,我称它为进步。

老倌的离去是不可以改变的。岁月的峥嵘注定我们有朝一日会离开,年事已高地演绎完他们的人生剧本,终于与舞台一起谢幕,走完那段由他们开天辟地的先驱道路。他们是老师,我们都不会忘了。再者,粤剧的道路我们不能自私要求前辈独撑,我们自己也该成长起来,成为前辈的接班人,尽力做得更多更好,当年粤剧急需大批人才扶起来,现在粤剧又面临改革,同样严峻的问题,培养新一代观众刻不容缓。而且,在日新月异的时代,粤剧的的改革相对来说还是年轻人更合适些,让他们更快站得稳当。

前进吧!带着前辈的殷殷期望出发,把粤剧发扬光大,让它越走越远,越来越宽广。

相关文章

  • 梨园曲(2)

    Why 戏曲叫梨园? Why 梨园子弟? Why 梨园世家? Why 梨园界? 皇帝 与 "梨...

  • 梨园飞雪话梨园

    戏曲界俗称梨园,赵县的戏窝子杨户村里出了个张芬霞。去年夏天,她参加绝对有戏第六届金牌票友大赛,成为人见人知的“赵县...

  • 梨园盛世梨园情

    午餐时间,已有很多看戏的村民涌进院中。戏台就设在餐厅北门外高出院子的空地上。一张方桌安放电脑,大块儿地毯铺设台面,...

  • 世外梨苑

    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一个不是梨园的梨园。说不是梨园,是因为没有界墙围栏;说它是梨园,是梨树成行,树龄同一,树冠整齐...

  • 梨园

    百亩梨园披素装, 瑶林琼树入云祥。 恍然身处仙宫里, 富丽清岚沁腑香。

  • 梨园

    青泥接坠果, 梨香顺枝发。 一秋实累累, 汗莹叶摇摇。 --2016/10/03 记

  • 梨园

    生旦净丑梨园戏, 才子佳人喜乐忧。 唱念做打样样有, 民乐交响竞风流。 国粹二黄百剧首, 豫越评梅四为后。 世纪备...

  • 梨园

    今日,风的魔爪, 摇落一地梨花 洁白的花瓣如雨 扑簌簌的一地! 那天,花树下 席地而坐, 花儿开得正旺, 嫩绿的叶...

  • 梨园

    近几年来,我所熟知的其中几位粤剧演员先后驾鹤西去,成了梨园绝响,这给我们留下深深的遗憾,尽管年事已高的他们在有生之...

  • 梨园

    歌舞升平 琴瑟箫鼓 名伶戏子 舞袖展姿 好不热闹! 曲散人去 卸妆洗净 青衣小帽 觅一知己 相谈甚欢 饮 微醺 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梨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qx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