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旷古悠远,博大精深,《道德经》,寥寥5000字,其思想之深邃,立足之高远,纵观古今,能得其义者,不知几人?
然今日笔者所触,只取其“无为而治”,略作小谈,纵有班门弄斧之嫌,但无贻笑大方之虑。
《道德经》中论及“无为”有十多之处,“无为”之思想,贯穿其通篇,如:
《第二章》:“圣人处无为之事”
《第三章》:“无为则无不治”
《第十章》:“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第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第四十三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七章》:“不为而成”
《第四十七章》:“无为而无不为”
《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自古“无为”被释为“全无事事”者大有人在,其中包括宋代经学大家朱熹,或被更多的人篡改为“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皆大谬!
东岳老师的解释为“顺其自然”,实乃一语中的!要解其“无为”之义,当须深解“道德”二字。《道德经》之“道德”二字,亦大异于今日之“道德”二字。老子之“道”乃“宇宙物演之道”,老子之“德”乃“法天道而顺自然”称之为“德”。所以要解释老子之“无为而治”其环境为“道德经”。
述引至此,“无为而治”其义乃为:“大道自然,各有其律;人道天地,各有其能;顺其自然,万物而顺。
纵观古今,智者贤人,法“无为而治”者,不乏其人。
鲧治水,逆势填堵,功败身亡;其子禹,顺势泄洪,功成名立。
秦李冰父子,深得“道法自然”之义,顺天势而为,筑都江堰,成千秋之伟业,泽被乡里至今;再观当世之三峡,妄图人定胜天,耗累国之资,造鸡肋工程,其祸几深,且留于后人评说。
汉高祖刘邦,乘秦末风云之际,斩白蛇揭竿而起。刘邦虽一市井无赖,但用人不忌,从善如流,终成一代霸业。自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高祖后人,文景二帝,时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推崇无为之术,对内轻徭薄赋,鼓励耕种,对外偃旗息鼓,与民休息。终致谷溢仓廪,钱坠皮贯,造古今第一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汉末诸葛亮,学究天人,才智通神。然其用人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麾下费祎,蒋琬,杨仪,董允,皆治世之能臣,然只用其能十之一二;其行事不顾魏强蜀弱,穷兵黩武,六出祁山,皆折戟败北七。终落的心力憔悴,星落五丈原,杜工部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明崇祯帝,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试图太祖辉煌,实乃太祖后第一勤政皇帝;但其为人刚愎自用,生性多疑,滥杀股肱,自毁长城,终落众叛亲离,自缢煤山,自诩“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殊不知,天运不可知,自断不可活!
唐太宗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想我中华携农耕文明之颠峰,曾领衔世界数千年,然于文明交替之际(工业文明),固守敝帚,愕错时运,已积弱数百载,再无汉唐之势;先人以身授德,吾辈当效法先贤,顺其自然,处此千秋不遇变革之际,再立书同文、车同轨之伟业,树我中华之千古雄风,此乃天道!
无为而治,当顺天而行,不逞一国之能,穷兵黩武;不逞一众之能,妄图人定胜天;不加无故之束缚,不抑民之自由,近辅之,远观之,大势乃成!
无为而治,于国,当顺文明之道(信息/工业文明),去其所谓宏观调控之束缚,予民营经济之便利,束党私舞弊之流,奖利国利民之辈,逐能弘其国运,昌其国民!
无为而治,于家,上能孝敬父母,以怡其天年;下能任子辈天成,不妄加琴棋书画之奇淫技巧,以免拔苗助长,夺其天资,灭其天性!
无为而治,于企业主,非无所作为,乃为所当为,束其妄为,方至无为而无不为,不为而成大境!
当为之一,当静观大势,永扼主流,不逆势而为。如当今之中国,人力资本年复速长,人口之红利早已殆尽,如企业主固守低端制造,纵殚精竭虑,亦难挡颓势!,此之谓“战略规划”
当为之二,当未雨绸缪,调水济粮。古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是其理。如些许企业,一着不慎,资金流断,大好红利,如海市蜃楼,能观之不能图之,遂亡!此之谓“资源配置”。
当为之三,当效曾文正公,慧眼如炬,广纳贤才,冰鉴其德,量材适用。此之谓“选人用人”。
当为之四,当效太宗市民,政令清明,赏罚果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使能者贤人,居之如怡,鄙陋之才,望风而却!此之谓“企业文化”。
妄为之行,实乃型态百出,虽万言尚不能述十之一二。鄙文浅陋,且引四状,以儆效尤。
妄为之一,,不能缄铄其口,频频发号施令,朝令夕改,一日三遍。致使员工无所适从,全无方向!
妄为之二,不能约束其身,处处指点江山,事事指手画脚。枷锁加人,梏其才华。如些许“当代之大能”,行为如言官衣卫,屡屡以专家智者自居,夸夸其谈,甚至于妒才忌能,致使民不开口,思不涌出。终落的万马齐喑,其境哀矣!
妄为之三,性阴冷多疑,法刁毒鬼魅,笃信韩非,崇尚术势。营私结伙,党同伐异。致使人人自危,无心营业,终落的祸起萧墙,树倒猢狲散!正如鲁迅言:术也有限!
妄为之四,闲来无事,读EMBA!学未成,令先到。朝塑造文化,夕重建架构,或曰市场定位,或曰互联思维,终落的劳民伤财,元气殆尽!
日前访一业主,此人居此企业三十余载,一介布衣,兢兢业业,终成舵手。其人深谐“无为而治”之道,管人理事,以至化境!得此良机,促膝长谈,二时瞬过,意犹未尽,品其所谈,感触有三:
一曰:治理之道,当有重心。人精力有限,虽圣人不能学究万物,况凡人乎?此一时,彼一时,重心有别,一旦界定,心无旁骛。他人热衷愿景使命,文化价值,吾之企业,看似家大业大,实则危机重重。吾独重产品之品质,顾客之感受。深悉顾客所喜好,精研改进之良机,每有发现,不胜欣喜!
二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吾既选之,当然不疑。不以指标加身,不以汇报束缚。又云,指标(KPI)此物,实乃大害,造成相互推诿,上下抱怨,工作止于书面,流于形式。大祸起于萧墙,十之八九缘于此道!
三曰:身为业主,当外挡妄加之政令,内弘人员之士气。吾常常败于董事之会,其会之内,战战兢兢,俯首称臣。其会之外,不改青云之志,不移方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其语深入浅出,词糙理真,实乃字字珠玑,微言大义,与君共勉。
“无为而治”乃天道大德,吾俗文陋字,怎能释其十一?不过管中窥豹,盲人摸象而已。至此,已江郎才尽,腹无几出,博大家一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