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月考结束后,就有不少学生咨询我,期中考试来临,该如何备考英语科目。
以前写过相关文章,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道理年年适用。
英语科目备考,貌似永远有做不完的卷子和题。怎么确保自己在提高?
两步走:
专注+反馈纠正
以下,一个一个说,先说专注。
截止到目前,学生们手头积攒了不少周测月考题,加上平时的练习册。这些都是备考时很重要的资料,甚至就英语科目而言,重要性要大过课本。
当然,前提是你得对课本中的对话和文章足够熟悉,这个体现在平时对同步单词短语的掌握,贯穿在每一天的晨读中。
只要做题,必有错题。所谓专注,就是短时间内粗暴、大量地输入。
输入什么?
把之前试卷和练习题中所有题,全部还原成阅读篇章,晨读时读它们。有些理科生,天然对朗读兴趣不高,那至少也得拿起笔来,一句句地看。
这句话为什么会写这么长,里面有哪些并列句复合句?再圈出关系词来,琢磨下为什么用这个关系词,以及能否换成另一个。
这个句子中,哪个是谓语,非谓语动词又有哪些,为什么用ing形式而不用to do?
这些思考,一定要做到位。
凡是备考,就别期待有完全准备好的那一天。大家都是短期备考,拼的就是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和考试所需的素材。
而出题人意图和考试素材从哪看?
它们就隐藏在以前做过的周测题和模考卷中。

再说反馈和纠正。
哪些题自己当时做错了,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单词拼写短语理解有误,还是纯粹就是看不懂某个句子,或者仅仅只是因为粗心?
哪些题是确实不会做,哪些题是不该失掉的分数?
如果是因为词汇问题,把生词短语专门摘抄到笔记本上,慢慢积累,到高三时,这就是最适合自己的词汇书。
如果是因为句子看不懂或者理解偏差,就需要想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哪个语法点上出问题了。
如果某些题做错,仅仅只是因为粗心或者时间分配不合理,这部分分数单独另算出来,做个便利贴贴到书桌上,用来时刻提醒自己:
这种失分,失的实在不该。
做错的内容,哪些是之前考过两次以上的,如果没有,非常好;如果有,说明踩坑了两次甚至更多,这些就是高频考点。拿出同类错题做对照,印象会更深刻。
至于做对的题,也不能只知道为什么能做对,要总结考点和规律,为什么这么考,出题人通过这道题想测什么?
英语科目备考,根本没必要狂刷题,反馈和纠正做不到位的话,刷再多题,也只是手熟而已,对的依然能作对,而错的下次考试依然会错。
这也是不少同学提分慢的原因所在。
复习,其实就是把做过的题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是英语进步最快的方式。

至于各题型答题技巧,课堂上我都会讲,我的学生们基本都听到耳朵起茧。效果肯定有,但绝对做不到什么所谓速效秒杀之类。不是我能力不够,而是这东西根本就不存在。
老话常讲的道为体,而术为用,有道者术能长久,无道者术必落空。
其实啊,考高分的道理,本就是这么朴素、简单,且深刻。
抱着这种投机心理的学生们,建议你们别再妄想,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不然,只会被某些无良老师们当韭菜割掉。
老师们赚到钱了,你们学会了什么?

最后,再说两句:
词汇先行。
不爱练阅读不爱做完形,更多是由于词汇不过关,加上阅读中科普类文章的特点所导致。
背起来就是。
再者,核心语法得有。
只有把词法句法学好,遇到长难句才能快速抽丝剥茧,作文也才能照猫画虎。
各位加油,赵老师一直都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