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带着学生参加活动时,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台上表演孝道,歌曲唱着百善孝为先,小女孩全程跪在地上,鞠躬做手势,看得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这种对孝的理解方式让人毛骨悚然。当然,小孩子是不会想这么多的,他们只觉得自己在表演一个很正常的节目,表演完之后会有人给自己鼓掌。很多家长都觉得要多给自己的孩子锻炼的机会,只能说有利有弊,这种表演方式也会滋长孩子的虚荣心。
我承认,现代人对于孝道的理解与之前有了很大改变,《遥远的救世主》中,作者借丁元英之口说出了对孝的另一种理解,就是让父亲得到真正的解脱,即死亡。这种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即使发生,也不是以这样故作平淡却石破天惊的话语。作者正是想以此在读者的心中引起波澜,这是文学表达形式。并且丁元英对于孝道的理解只能是对自我的要求,你不能要求父母理解你的思想,但可以自己做理想中的父母。我真实地遇到过一次类似事件,老人病重,人家不止一次问我,如果老人很痛苦,你可以选择让老人去死,或者继续活下去,但是基本丧失生活能力,你会怎么办?我说,听老人自己的意愿,因为她现在还能说话,我有什么资格替别人做生与死的决定?就算她不能说话,凭我对老人的了解,她也不会想死。人多脆弱啊,人总是觉得自己可控的事情很多,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远,因为这错觉,反而误以为自己不怕死亡,可是只要对人间有欲望,怎么会不留恋?怎么不想再经历一些?恐惧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罢了,可笑说出这句话的人,已经脱离了真实的生活,活在了幻想中的世界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