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金庸传

作者: 陈观南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22:37 被阅读580次

吾览太史公刺客、游侠之传,欲见个中之人。食人之禄,忠人之事者,豫让也;图故国之兴而闻易水之寒者,荆轲也。然技艺筹谋落于下者,穷途亮剑,身死敌手,悲夫矣哉!

侠之大者,起于山泽湖海,三尺效命,社稷安夷。然能臣定戎,多有叵测,淮阴如是。《易》云“亢龙有悔”,诚不虚也。至若鸱夷子、鲁仲连、张子房,功成拂衣,浪迹化外,人不能望迹舟中,留姓字于丹青,身虽不从,而意致之矣。今之所述查公,孔名如此。

先生姓查讳良镛,海宁人也。称金庸者,其托之谓,亦“镛”之分别也。查门书香,自明清以来,门秀如云。

山河破碎之际,公自流离如萍,转迁多方,客寓江左。负笈书院,风流初显。时有背师事,乃着蛇文讥之。师有权宜,黜别处。再遭停学,得国民藏书室之挂职。公有学之出没,盖此始也。

神州初定,公学于东吴,意在纵横,应对藩邦。计无可施,乃赴沪上,于《大公报》草译外文。

越明年,公渡海南下,赴港,辑文入报,终日事也,有同志曰陈文统、陈凡者。其人何?陈文统者,即后之梁羽生也;陈凡者,即百剑堂主也。

文英萃集,问鼎沉浮。公披挂著文,乃于副刊,载《书剑恩仇录》,后有《碧血剑》诸章。声名如雀起,一时港人争相读诵,有宋康乐公之势。

公于小说、编剧、导演皆稔,复入长城影业,乃撰《绝代佳人》《午夜琴声》等剧,人或言以近名伶夏梦云云。

时《大公报》改辙,公与友乃辞,新立《明报》。公当大纛,左手著武侠,刀光剑影;右手论社政,臧否得失。经年数载,不敢倦怠。文著于世,一纸风行,有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鹿鼎记》诸作。

公有友名倪匡者,尝为捉刀。时,公有务,倪匡继笔《天龙》。公别时曰:“《天龙八部》者,吾之心力也。当谨书之,卷中人莫亡。”匡诺然。归时,观之前书,阿紫已目亡。公意不平,以为憾事。

览公之笔墨,见大豪杰,大仁义。刚有风范,柔若轻纱。中有侠云乔峰、杨过、郭靖者,乃侠之肱骨,救苍黎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取宋入笔,法乎士风,文骨追东周之任侠;气节溯先秦之大儒。以酒下书,唯慷慨而已。

若至张无忌(待议)、令狐冲之俦,笔走道脉,漫如传说。究思黄老之学,钩沉逍遥之色,其味也冲淡,意减消也。华山论剑,五岳争锋,光明围攻,犹周末七雄,倾道轧德。而独江湖之外,琴酒之客得名山大川之自在,俯仰天地,万物一同。

公父体恤生民,而文革遭劫,朝纲动而天下乱,感遇万端,故有《笑傲江湖》之书。友梁羽生之父,亦有变故,书多杀父之仇,盖此为源。

自《鹿鼎记》后,公倾毕,乃封笔。两岸三地,海内华人,莫不知公名。

公议时政,又一绝。其测于未发,生者屡中,人皆奇之。或问何能,以性图对之。

国门初开,邓小平尝邀公至大陆。

公应邀,对酬无尽,又陈先父之冤。邓公惊悉,责海宁府查之,后昭雪。反,馈邓公以全集。统闻之,以法陈述,统父亦平反。

香港交割,归吾华夏。时英女王亦见查公,欲以其名,得港之利,使地如旧在英,而不在华。公笑曰:“王乃鼎言,又值期,岂不闻“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欤?”女王惺惺而归。至此,知郭靖、杨过之侠气,而在公矣!

公尝三娶,曰杜氏,朱氏,终亦朱氏。然有名伶夏梦者,其人也质,其貌也华,公终倾倒。然夏梦早嫁,公不得佳人,化为书语。《神雕侠侣》有小龙女者,人云其源,乃夏梦也。

爱怨有瑕,人殊不胜。公有长子查传侠者,年未弱冠,自缢身亡。公大恸肺腑,天之丧祝。难消生死之惑,乃诵佛经。

瀛洲有名士池田大作,尝问公礼佛之由,公以实对。乃言初解释迦,于《阿含经》有所得,后得英版书,大获玄思,其性颇归般若一宗。又云,初《倚天屠龙记》之张三丰失子、谢逊失子之笔,其悟错觉,陋矣。

公于武侠之时,常行三教,走九流,故学多途,人以为识径。文革多乱,国故遭难,人以公之书游古寻侠,存之神气。扬故学,导复兴,公有一德。

公之郭靖、杨康者,名乃“靖康之变”之转也;令狐冲、任盈盈者,名出《道德经》之“大冲若盈”也。姓名之典出,大有章法。至于诗词器物之源,流于文隙,非善察者不知。

后公志于学,古稀之年访英之剑桥,其外戚之兄徐志摩亦尝学于此。公不喜摩,故著淫贼于《天龙八部》。淫贼云云中鹤,殊不知此名乃摩之笔名也。

公学成博士,得两国之重,华文世界,无可匹敌。或有人非议,然其名风动云从,俗文学中号令江湖。“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此十四字,武侠一系,莫能先也。

公于文于商于政,出入惬然,倪匡云乃上下五千载最胜之文人也。然平生所憾,关乎庭院。其乡愁厚重,六过家门然至终不归,人莫能知。

日夕突传讣告,公已归土,华文世界震荡,引山河失色。一众巨星悉报缅怀,皆为饰其人物者,不可一一述之。又有网游如《笑傲江湖OL》《新天龙八部》《神雕侠侣》《鹿鼎记》,首页皆暗,悼金远行。

眠曰:

江湖十载不蹉跎,问鼎论剑观江河。

白衣三尺睥日月,侠士念兹家与国。

金戈玉碎声振嵯,庸中君子意不左。

无边慷慨一人矣,敌手华山笑风波。


本来公号已有一篇金庸文章,应读者朋友之要求,再写这一篇史记体的金庸小小传。谢谢大家抬举,我交稿了。❤


相关文章

  • 史记·金庸传

    吾览太史公刺客、游侠之传,欲见个中之人。食人之禄,忠人之事者,豫让也;图故国之兴而闻易水之寒者,荆轲也。然技艺筹谋...

  • 以文运事与以文生事

    金圣叹批评《水浒传》曰: 《水浒传》方法,都从《史记》出来,却有许多胜似《史记》处。若《史记》妙处,《水浒》已是件...

  • 史记.金庸列传

    世之所谓大侠者,皆以力胜,以气胜,以意胜。惟大侠金庸,无往不胜。 先生金庸,笔名也。本姓查,良镛也。寄隅香港,事于...

  • 金庸传

    查公良镛者,籍江浙海宁。少时纨绔,尝逐淤塾。及长,进学嘉兴。戊寅,倭寇入浙,迁丽水。后年,合著《给投考初中者》以资...

  • 金庸传

    金庸的小说,总是能唤起我们无数的回忆,没日没夜的看的日子,总是想象着哪天自己也能成为侠女去闯天涯,遇到什么武林秘籍...

  • 金庸传5

    金庸对国际时事的分析预测也常常准确。1967年12月22日,他发表社评《明年二月,越南大打》。到了1968年2月1...

  • 金庸传4

    金庸传3 金庸和《明报》成为这场笔战的大赢家,《大公报》做了《明报》的义务宣传员,有读者来信说,本来是《大公报》的...

  • 读书 || 《金庸传》

    我是看了傅国涌写的《金庸传》之后,发现金庸先生早年在报社参加工作,每天需要看电影、写影评,这相当于是写作的...

  • 《史记》 范蠡传

    《史记》 范蠡传 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馀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於淮以临齐、晋,...

  • 史记·娃娃传

    娃娃者,明娃也,郭姓,乃明眸乌发皓齿之女娃,山东东营大王人氏,祖籍西安鄠邑,地处关中平原、秦岭北麓、渭河南岸,历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金庸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mf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