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不是人生的选择,而是必经之路。只是有些人走时间长,有些人走的时间短罢了。行人们有的平和、有的释怀、有的焦虑,毕竟,孤独有三种境界,独行、独处、孤单。
孤独二谈
据霍妮所说,独处起源于人性中“疏远人”心态,即逃避自己不想面对的,躲避可能发生的冲突。终于内心矛盾的和解,自身人格的强大。
独处有三种境界:在人群中向往独处,习惯独处,在人群中照样保持独处状态。
在独处时,因为会直面内心冲突,会引发恐惧,迷茫痛苦。我们倾向保持内心和谐,害怕触及这些矛盾,因此在独处中可能会有:一,与平时相反的行为;二,构造脑补自己的理想人格(在艺术型人格中极常见,我自己就是);三,批判一切价值,否认自己。为了减少这些(解决不大可能),我们必须去努力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也是独处所赋予的意义:审视内心,面对平时看不到的自己。慢慢接近冲突,努力直面,承受不是自己内心需要但外界加塞的与自身价值关的冲击,于是慢慢寻找到解决之策,内心慢慢获得更多自由,乃至达到群居时亦是自身独处。
闲言俗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交流。如有错请指正。也祝朋友们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丰盈。隙间随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