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管理秘籍——接纳和客观
小刘,个子高身体瘦弱,学习成绩特别差。记忆力和理解力好,却不愿意动手写字。没有事情可干,只好在班里做出各种捣乱的事情。
一
“我们班又查出了一部手机,是你们班小刘到买的。据学生反映,小刘给其他班的同学一直在倒卖手机。”
“你们班的小刘把手机租给我们的小薛。小薛弄坏了手机,小刘让小薛赔偿。小薛从伙食费里面扣了几周,家长知道了,让我们之间协商处理这些事情。”
“小刘把手机带到宿舍,晚上等到老师走后,他就把手机给其他的同学玩。几乎每一天晚上,大家都玩到凌晨。孩子现在迷上了手机游戏,还是把小刘和大家分开吧。”
“小刘上课不听课,每一节课都在睡觉,让人看到就是扫兴,这是怎么回事?”
……
几乎每一天,小刘的问题都会从各个反面反馈过来。每一次小刘都会诚恳的认错,都会保证下一次不再犯这样的错误,会认真读书。每一次保证,每一次都在出现同样的错误。每一次都会给小刘苦口婆心的讲述着认真学习的好处,都在讲述着遵守纪律,不要打扰别人的美德。每一次都会告诉小刘,你不要学习,至少面子上装一下,不要让老师感到你的躺平。每一次都会告诉小刘,不要把手机带入学校,不要做一个损友……所有的这些都是对于小刘没有任何的意义。他依旧是那样的样子,唯独让作为班主任的我感到疲惫不堪。他的存在让班级的管理显得非常混乱,让老师们对于班级的评价更加的不客观。老师们看到小刘的错误,就片面的认为是整个班级都是这样的。面对小刘的这种错误,不知道该如何的处理?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小刘单独的坐在一起,紧盯不让他再一次的犯错误。
二
在小刘的所有错误的处理着,一直存在着一个错误的做法——试图改变小刘的这些错误,没有从内心真正的接纳小刘成绩和行为比较差的事实。小刘的这些错误的处理一直隐含着小刘和其他的同学一样,需要遵守班级的所有的纪律,需要和其他同学一样努力认真的学习。事实上,小刘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和处事习惯也差。这是事实,却没有真正的接纳这种客观存在的时候,而是以心中臆想的状态去处理他的所有的事情。每一次事情的处理,表面上是老师的认真负责,绝对为着孩子好。效果是一次不如一次。真正的原因在于没有接纳他的客观表象。
面对小刘的这种学习和行为差的客观事实,必须接受,然后才能够想办法改变。这种改变不是去改变他学习差和行为差这种状况,而是允许这种状况存在。更不是和这种客观存在的无法短时间无法改变的现象纠缠,而是选择建设性的改变。不要纠结于他倒卖手机的问题,不要纠结于他课堂上睡觉,不要纠结于和其他同学事情,而是从能够改变的事情一点点的去改变。让他坚持一天不要课堂上睡觉,一周,两周……让他试着写一道题,试着写一次作业,试着听一节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