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英语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将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应用于英语教学上,符合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从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入手,着重分析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构建英语教学新方法、新思维有实践指导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 英语教学 趣味性 启发性
一、 引言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其中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时将外语核心素养定义为:“能够根据自己的愿望和需求,通过口头后书面等语言形式,运用其他语言实现理解、表达和交流。”英语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将思维导图这一有用工具应用于英语教学上,符合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个世纪英国著名教育专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首次创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图文并茂,将各级主题的关系通过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它能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本文着重从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入手,着重分析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构建初中英语教学新方法、新思维有实践指导作用。
二、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用的思维工具,在指导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增加学习趣味性以及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面。
1. 增加趣味性
英语学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理解等部分,学习内容繁多复杂,项目琳琅满目,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渐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对他们吸引力不足,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吃力,逐渐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图片和关键词的展示,各种颜色及线条粗细的展示将复杂枯燥的内容以直观图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词汇与篇章。同时,思维导图也可以让学生发挥更大的自我空间,能根据自身情况总结各自的学习框架。
2. 促进师生、生生互动
思维导图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能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自由讨论与交流。通过分析英语词汇、语法及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绘画思维导图,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建思维导图,群策群力,培养批判精神和合作精神,在互动中将自身的知识体系完善和拓展。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被充分调动起来,提高动脑、动手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无形中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三、 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详细安排,认真构思,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在英语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学会构建思维导图,其作用不容小觑。
1.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词汇是由不同的词群和意群组成的。根据其组合和聚合的规律,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特点,将学生关于同一主题、同一词根的单词归纳起来,加深印象。英语的教学都是以单元为单位组织,因此每一个单元都会汇聚具有相同意群的词汇,在构建思维导图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关键词汇置于思维导图中央,这样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进行联想,然后再一级一级确定次主题词汇,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完成相关词汇的扩充。例如在教授“travel journal”这一章时,我们可以以“travel”为关键词汇,引出
“transportation”、“equipment”、“destination”等次主题词汇,然后再由这些次主题词汇引申出其他相关的词汇,如下图所示。
2.思维导图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的语法较为简单,但种类繁多,学生用错的概率也较高。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建构知识体系,则对学生清晰理解语法具有重大帮助作用。如如复习代词的用法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所有学过的名词性物主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等用法综合起来,让学生画出思维导图。在本班教学实践中,学生能将代词的用法化成人形形状,以头、四肢为主枝干,指甲和头发为副枝干,将反身代词、名词主格、宾格、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汇总在一张图上,既方便学生记忆,又提高了学生的汇总能力。借助思维导图将语法知识点串联、归纳可以使学生学习更有条理。
3. 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篇章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文章的结构主旨,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细节,从而真正从整体上、从细节上理解课文。思维导图从文章主题出发,然后根据文章内容逐级分层,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构思文章脉络,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和细节,这对学生书写同类型文章也有帮助。以人教版教材“travel journal”为例,以travel experience为主题,以文章为依托,可以将文章结构分为before travel, during travel, after travel三 部分,又分别从“travel preparation”“travel experience”“travel expression”这几个部分让学生逐级完善思维导图,从而整体理解本篇课文,同时在整体把握本篇文章的主旨和细节后,学生能对如何书写与旅游相关话题的作文时有清晰的认识,从而自己动手写出满意的作文。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学生对文章的主旨及细节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结构,通过模仿写作,学生也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文。
4. 思维导图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构建写作框架,在写作之前如果能将作文语言内容及写作要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出来,能使学生的作文更有条理,更清晰。以“how to give suggestions”为例,作文要点要求学生写出如何在新学校结交新朋友并给出建议。 教师可以在学生正式写作前画好框架图,将sentence patterns, suggestions和your ideas放在思维导图框架内,帮助学生构建框架,从而更好地完成作文写作。思维导图框架如下图所示: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将其运用于词汇、语法、阅读、写作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化,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完善对英语语法知识点及篇章的认知,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迁移,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360百科. 思维导图
2. 黄雪英,胡竹菊.思维导图融入英语学习策略培养的实验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第127期.2009年5月.
3.张敬华,武金凤.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26卷第2期.2010年6月.
4. [英]东尼·巴赞,巴利·博赞.叶刚译.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