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原文:
厥阴所至为毛化,少阴所至为羽化,太阴所至为倮( luǒ同裸)化,少阳所至为羽化,阳明所至为介化,太阳所至为鳞化,德化之常也。
六气正纪,不同其候,德化之常第一讲气候,德化之常第二则讲物候。毛羽倮介鳞乃五虫之类,《素问•五常政大论》岐伯讲:“五类衰盛,各随气之所宜也,所谓中根也。根于外者亦五……•五虫各得气之所宜,而各有繁育之化,此即为德化之常第二所侧重之处。
德化之常第二所讲之德”,表示事物的特长、特能,意指某物具有而他物却不具有的特殊才能、优势或品性,失去其特性或品性,某物将不再成其为某物,譬如,毛虫有毛虫的特殊品性或才能,倮虫有倮虫的特色才能或品性,等等,此乃根于中者之“神机”所致。
根于中之神机乃内因,但内因要通过外因才能真正起作用,外因即根于外者之«气立”。《素问•五常政大论》歧伯讲:“根于中者,命日神机,神去则机息。根手外者,名日气立,气止则化绝。”根于外者之气立,气止则化绝,反之,气宜则化盛。
六气所至,气立各有所宜,五虫应之而各有所盛。
"风”是“厥阴”的“本气” ;
"热”是“少阴”的“本气”;
“湿”是“太阴”的“本气”;
“相火" 是“少阳”的“本气”;
燥”是 阳明”的 “本气”;
"寒”是“太阳”的“本气”。
风、热,湿、火、燥、寒分别是三“阴”(“厥阴”、 •“少阴”、“太阴”)三 〝阳°(“少阳”、“阳明”、“太阳”) "太阳”)的“本气” ,又是由“天元一气”所化生而来的, 所以这 〝六气”又被叫做“六元”。
一、厥阴所至为毛化
厥阴在天为风,在地为木,毛虫木化。厥阴风木所至,毛虫之族得木化之先而昌育,是以厥阴所至为毛化。《大戴礼记•易本命》讲:“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
二、少阴所至为羽化
少阴在天为君火,在地为火,羽虫火化。少阴君火所至,鸟雀之羽族得火化之先而昌育,是以少阴所至为羽化。王冰注日:“有羽翮飞行之类。”鬲本指空足陶器,翮指鸟雀羽毛所附之空心硬长管。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火分君相,羽分鸟雀之羽和昆虫之羽,少阴之羽乃有羽有毛的鸟雀之羽。
三、太阴所至为倮化
太阴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倮虫土化。太阴湿土所至,无毛无羽无介无鳞之倮虫得士土化之先而昌育,是以太阴所至为倮化。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
四、少阳所至为羽化
少阳在天为相火,在地为火,羽虫火化。少阳相火所至,昆虫羽翼之族等得火化之先而昌育,是以少阳所至为羽化。王冰注日:“薄明羽翼,蜂蝉之类,非翎羽之化。”蜂蝉之羽虫,乃由昆虫幼虫质变而来,如青虫化蛹成蛾、子孓化蝇之谓。反之,鸟雀之羽虫,则由蛋卵直接耼化而成。
五、阳明所至为介化
阳明在天为燥,在地为金,介虫金火。阳明燥金所至,介虫之族得金化之先而昌育,是以阳明所至为介化。“介”在甲骨人中乃人身前后披甲之象形,如“介青之士”之介。介虫乃甲虫之属,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
六、太阳所至为鳞化
太阳在天为寒,在地为水,鳞虫水化。太阳寒水所至,鳞虫之族得水化之先而昌育,是以太阳所至为鳞化。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
七、德化之常也。
六气各有其特有才能或品性,气立于外,神机于内,五虫之神机各因气立之所宜而得化育之先,此乃“德化之常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