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千字的《人间》读本,写的是重述《白蛇传》的故事,由李锐 ¸蒋韵合作完成。
《白蛇传》最早在宋代话本中以《西湖三塔记》的形式出现,距今有800年左右,是白蛇雏(chu)形的最早版本。后来经冯梦龙、陈六龙、陈嘉言父女改编成《雷峰塔》,一直发展到乾隆三十六年间,方成培的剧本《雷峰塔传奇》的出现,使得白蛇的传奇故事才最终定型。这个版本在各种地方戏曲中被改名《白蛇传》,长演不衰。它揭示出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间》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塑造了具有现代气息的《白蛇传》主人公形象。通过梦境、幻觉、法海手札等手法,戏里戏外,穿插进行,写出了现实生活中人性的扭曲,读起来令人发指、心酸。一幕幕人间悲剧周而复始不断上演,就像作者所言:“那是一烛人世间永不熄灭的香火,在我心里烧灼出叫人心痛的袅袅青烟。或许这世间,这人间,能相信的只有生生不息的传说。”
作者塑造的白素贞形象,遵照原貌。在西湖边遇到许仙,和他一起生活,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复压在雷峰塔下。但她把更多的笔墨投向了人间:白素贞在乡亲们遇到被蛇咬伤、瘟疫来袭时,挺身而出,从自己身上滴血作为药引救活了许多人。但是,等人们身体渐渐恢复后,意识到她是异类,帮助法海想方设法处死她;法海手札写道,“我是个别无选择的除妖人,我以正义之名,杀害了他们。”书中写到以后的法海流落他乡,做了纤夫,他常常喜欢在大雨磅礴之中,一个人独坐河岸。雨幕茫茫,谁也分不清他雨水横流的脸上是喜是悲。偶尔遇到路人,会叨叨只言片语:人归于人……水归于水……。读到这里,我想起生活中有些人,很难接纳自己生活以外的未知真理,沟通就变成了一种障碍,他们在施展完自己的私欲后,既诬陷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文中塑造的香柳娘形象,一个残疾瘸腿女孩,母亲生下她就不幸去世了。她的爹爹是个教书先生,带了许多学生,有三院大房,门前种菜,后院养花,香柳娘在爹爹的庇护下,劳动、做饭,日子过得快乐幸福。但是,当她的爹爹去世后,她的族人想分她家财产,就把她嫁给一个大小便都不会的傻子结婚,他们认为两人谁也不会嫌弃谁。这个香柳娘便在成婚即日那天自杀了;文中塑造的粉孩儿形象,就是白素贞和许仙的后代,考上状元后,母亲去世,在家尽孝。由于有蛇人的印记,便弃官回家,在杂耍中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演绎出现实版的人间生活。妻离子散,父母不敬,姊妹不和,玩弄权术,欺上瞒下,见钱眼开,唯利是图;遇到比自己强的,虎视眈眈;遇到比自己弱者,找机会欺负……发生在自己身边血粼粼的一桩桩事实,告诫我们:“身份认同的困境对精神的煎熬,和这煎熬对困境的加深;人对所有异类近乎本能的排斥和迫害,并又在排斥和迫害中放大了扭曲的本能。”古往今来,在这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善恶抉择的人世间,生而为人是一种幸运、一种罪恶,还是一种无辜呢?在此,我又想到萧红写的《呼兰河传》,书中塑造的小团圆媳妇,硬是被婆婆活活害死的悲惨事情,泪水便一滴一滴从眼眶里滚落而出……当我跌进阅读陷阱造成的期待之中,我反反复复思考,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在现代物欲纵横,快速旋转的生活中,还原人性的本能,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着更多的关爱。让我们的灵魂不再污染,人性不再扭曲,关注那些生命的图腾,一种植物的生长,一种花开的声音,一个爽朗的微笑,一种常常的甜美……根植于心,来生走过,无怨无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