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离婚率上升,是女权主义带来的附带效应吗

离婚率上升,是女权主义带来的附带效应吗

作者: singasong_c149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21:32 被阅读0次

      最近有个朋友向我推送了一篇文章<高圆圆自爆39岁没生孩子原因:女人生孩子,真的没错>写到高圆圆在纪录片《我,39》中坦言说道生孩子是自己的选择,没有对错,不生也没有做错什么。

       按照正常的论调,我觉得文章肯定是写女生应该有自主选择生育权。一想这无可厚非啊,以往都是男性逼迫下,女性只能依靠生育价值,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生育权利基本是男性在主导。但现在社会进步飞速,女性有了更加宽泛的生活方式选择和社会价值体现,有自己选择生育的权利了。为女性发声,追求男女平等,这样的文章不就是奏响了新社会女性社会地位提升的福音嘛。

      但我不知道她说的“如果一个男人来帮忙带孩子,哪怕偶尔带孩子出去玩一次,偶尔接送两次孩子放学,那么别人都会称赞他为负责的好爸爸”这个论调是经过实际调查的出来的结果还是自己脑海中意淫的结果。社会和男人把责任都推给了女人,这个论调又是在和哪一辈的人在争讨。至少在我认识的很多家庭中,很多父母的责任,既不是男性在履行也不是女性在履行,而变成了祖辈的人在履行。

       我不相信在社会现在僧多粥少的现状下,还有很多男人会把责任推给他的妻子,现在去随便去哪个幼儿园门口看,基本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辈的人在接送。但在婚姻关系中,女性出去工作,真的会有男性去阻止和妨碍女性职场的发展吗?我觉得也是肯定存在的。

        很多人知道传统观念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有解放思想的优秀先驱女性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这种女性解放思想浪潮突然就庞大了起来。很多女性不甘操心于家庭琐碎当中,试图从社会工作中寻求自身存在的价值。

        这个时候一部分男性开始慌了,因为在女性还未从事社会性工作的时候,男性制造了一个个社会屏障,一部分并不是那么优秀的男性,也可能获得了优秀的伴侣,甚至这部分伴侣可能创造的价值远大于男性能够创造的,那如果这个壁垒被打破,女性得到了到社会上创造价值的机会,一般会导致男性产生自卑感,但即使男性不会产生自卑感,女性有了更多选择,发现了一个更具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后,也不会放弃这种更能体现人生存在价值的机会了。

       在现代社会当中,社会原本由男性建立的男女分工屏障被打破,也涌现了很大一部分优秀的社会女性精英。女性在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已经不满足原先在家庭中的职责分工,在家庭中的投入越来越少,但一部分男性,也可以说一部分感觉自己无法超越女性创造价值的男性却仍没有跟上这种突然的转变方式,察觉出这种改变之后,觉得即使女性创造了很大的家庭收益,但仍不利于自己家庭的稳定关系,在发现伴侣在自己后代中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少,而家庭中矛盾日益突显时,男性要求女性回归家庭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但实际上优秀的女性选择权利也更加宽泛,并不会因男性的呼声而改变,往往即使改变了,也会在将来一段时间因各种原因而重新投入到社会工作当中。男性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没有改变原有思维,女性就会反抗提出另一种解决方式,这也是为什么社会女性权利越高,离婚率也就越高的原因。

        一些无法协调的男性甚至产生了极端的做法,比如上海的杀妻藏尸冰柜案和天津的普吉岛旅行杀妻骗保案。

       男女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再要回到原有的男主内女主外的传统形式,除非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暴动导致社会稳定因素下降,否则是不可能倒退了。

        在这样的形式下,尝试接受比逃避推诿显得更加理智。即使因为这样的变化带了了很多暂时的问题(家庭稳定关系比以往更加显得岌岌可危,离婚率上升导致儿童的成长环境关爱缺失,人心更加自私化,家庭暴力更多显现,社会群体幸福感满意度下降),但是在不可调和的女性主权上升,社会追求更大的个人价值的整体形势下,这些阻碍都无法左右整个大的发展局势了。只是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可能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去消除这些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样说来,仿佛男性这种生物在这种变革中起了阻碍作用,显得比较自私,希望将女性限制在家庭中,以满足其养育后代,保持家庭完整性的需求。

       但是,其实男性的这种想法也存在一定的女性需求市场,因为并不是说所有女性都愿意脱离家庭,成为一个社会人,在女性明白社会上艰辛的生活过程后,有很大一部分女性更加希望找到一个有能力让自己回归家庭的伴侣,让自己感到可靠的伴侣。那些完全想独立的女性其实在社会中只占了一小部分人。而且很多女性离开家庭的目的,并不是想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而仅仅是想逃离那种受男性主导的家庭环境,向往一个满足自身欲望而不付出相应努力理想环境中。

       现在很多公众号写软文,表面上写女性一个人可以过得很好,其实也是帮女性营造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世界中,很少会写过程中的艰辛,及对未来亲人离去,自身身体衰败后的恐惧。他不会告诉小姑娘你今后的养老怎么办,亲人过世后自己如何在这个云诡波橘的世界中,更加安定从容的生存下去。

        只不过在社会发展到今天,在家庭关系中很多男性的背叛和对女性逐渐的冷淡,会让一些女性极度缺失安全感,在生活中无法满足自己情绪需求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女性不打算将未来的生活交给男性去主宰。

        女性开始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了,也不愿意在家庭关系中,处在一个没有话语权的被动地位。女性开始朝着追求自身更大价值化的目标前进。虽然表现的形式都是女性在承接着更多社会责任这样一个事实,但很多公众号通过贬低婚姻关系中男性在婚姻中的付出,鼓吹婚姻关系是对女性是一种束缚,让女性形成一种追求婚姻幸福根本不是一个好的人生目标,而单身享乐可以获取更加愉悦的享受,这种畸形的误导。这种做法我感觉很难去认同。

       不管社会舆论怎样描述,对我来说,追求婚姻幸福、体现人生价值是一个一直不变的人生追求。即使到老来,身边有伴侣,膝下有儿女,有一种自己的血脉在延续,有一个自己的思想在延伸,看过这个世界的风景,或许离开这个世界,也能走得更加从容不迫一些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离婚率上升,是女权主义带来的附带效应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ox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