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鹗去哪了之(二)

高鹗去哪了之(二)

作者: 独立寒秋1961 | 来源:发表于2022-01-31 19:56 被阅读0次

【四】当初为什么要署名高鹗呢?

的确,我们也听到了许多读者的声音。当初署名高鹗的是你们;现在说把高鹗删了的,还是你们。

实话实说,其实无论后四十回的作者是谁,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当然也不会影响阅读。

但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上来评判,一部《红楼梦》它所涵盖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乃至道德观念,都要求我们,对作者要有一个公正、客观、科学的审视。

所以说一部作品的作者,是贯穿整个作品的灵魂。岂有不重要之理?

《红楼梦》最初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世上流传着。而且版本很多很杂。

乾隆五十六年,也就是高鹗中举人后的第三年春天即1791年,他的老朋友程伟元登门拜访。提出来希望高鹗和他一起参与编辑修订《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全壁本的大胆设想。

对于《红楼梦》情有独钟的高鹗当然是欣喜若狂,一幅求之不得的架式。让二人一拍即合。

从初春到冬至过后的三、五天吧,短短的二百来天,一部旷世奇书《红楼梦》共计一百二十回的活字版,终于诞生了。

由于1791年出版《红楼梦》,明显带有急功近利的色彩,所以在出版以前各项准备工作都比较仓促。

特别是编校排印不够仔细,刚刚出厂就发现了很多瑕疵,于是高鹗与程伟元立即着手重订,并于乾隆五十七年,也就也就是公元1792年2月13日仅用了短短的90天,一部《红楼梦》全壁本第二版出台。

为了便于区别,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原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先生,把1791年的《红楼梦》程高本,称之为程甲本。1792年的版本。称之为程乙本。

"高鹗续书"这一说法,应该是从1921那年开始。胡适先生在发表《红楼梦考证》一文中,他首次以“科学考证”的方式,阐述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非出自一人之手。

并且明确指出了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四十回续写的为高鹗。他以"补"代"续″的理论,很快得到了普遍认可和积极响应。

这就为高鹗续书不仅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白纸黑字、论点、论据、论证都无懈可击。在言之凿凿面前焉有不认同之理。

况且,曾以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为己任,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的胡适,不仅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同样在《红楼梦》研究领域和考证上对以胡适马首是瞻的俞平伯、顾颉刚、吴世昌、周汝昌、李希凡、蔡义江等学者的影响亦非同小可。

于是大家异口同声,一锤定音的把《红楼梦》后四十回著作权的桂冠扣在了高鹗的脑袋上啦。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文学评论》编委、孙逊教授多次在公开场合开明综义,再三重申;

胡适先生考定高鹗续书的最直接的依据就是清朝巴蜀翘楚,著名诗人张问陶所著《赠高兰墅同年》一诗中,有条注释为:

......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

"兰墅″高鹗者。"所补"即是"后续″也。一部传奇之作《红楼梦》,八十回以后的四十回,皆为高兰墅所续。

这就是胡适先生的理论根据。因此《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是谁的问题,终于画上了句号,并且有了定论。那就是高鹗。

【五】走下神坛的程伟元和高鹗

提起高鹗,让我想起了一句俗话。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对!就是程伟元。

(一)程伟元,现江苏省苏州市人。字小泉。虽然他出生在名门望族的士大夫家庭里,可他一生,从来没有考取过任何功名。

乾隆末年,寓居京师。嘉庆五年三月至八年的秋天,曾给盛京将军晋昌做幕僚。

说起来也很奇怪,程伟元曾经花费了好几年的时光阴,到处收集曹雪芹《石头记》原著前八十回手抄本。并陆续花钱买了很多版本的《石头记》后四十回续稿的残抄本。

然后与高鹗一起共同修补,编纂了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全书。交付萃之书屋以活字版印刷成册后发行于市。

(二)经过“铢积寸累”之痛的程伟元,终于使神龙首尾相连。《石头记》以一百二十回的全貌展现给世人啦。

在这个问题上,毫无疑问,程伟元就是《红楼梦》的功臣。要看到,一部程高本的历史贡献就在于从此结束了《红楼梦》手抄本的历史。

同时,也结束了传抄过程出现的混乱和错误,使《红楼梦》的版本,从此以后相对的统一和规范起来。

(三)据说,当时一度出现的"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盛况和佳话,也都是在程高本出现之后。

可遗憾的是,自2006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一板斧下去,程伟元和高鹗从此告别了神坛,彻底"下课″啦。

也许这二位至今都没有搞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六】首尾相接的缘起缘灭

老人们常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程伟元和高鹗简直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中国传统哲学真正步入现代化进程的第一人胡适,绝对是“大师”级的人物。

以红学研究而论,他的杰出贡献和开创之功当然也是无人可以企及的。

但是,他在《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品评价以及署名权归属这个问题上,确实无法让人苟同。

来,让我们来看一下,胡适先生在《找书有甘苦,真伪费推敲》一文中写道:

……《红楼梦》都是一百廿回本。这种一百廿回本并非真的《红楼梦》。

曹雪芹四十多岁死去时,只写到八十回,后来程伟元、高鹗合作,一个出钱,一个出力。完成了后四十回。

这一前一后,一对一比,让我们从中看出了端倪。定论终归是定论。可问题这个定论能够成立吗?

我们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在几十年前的中国,以红学领域实证派带头人著称的胡适先生面前,你又能说些什么呢?

同理,当有一定地位和社会影响的人,他的错误论断或偏见被盲目放大以后,其影响之深是不言而喻的。甚至会演变成了一种难以治愈的社会痼疾。

从上述的论点来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也就是说同样一个考证而得出的同样结论,既可以让高鹗上天,同样也可以让他入地。署名高鹗来源于他。剔除高鹗这两个字依然还是他。

目前,众口一词的是,胡适先生的武断和误判,不仅成了新红学考证派自身的悲哀,也是整个红学史上的一种悲哀。

因此,今天的红学研究者们以拨乱反正的姿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开始还原。

于是,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的格局,已经成为今后再版《红楼梦》的主题曲和有章可循的新模式。

【七】结束语

《红楼梦》问世己经有二百多年了,二百多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它的各种版本大约有1000多种在广为流传。可谓鱼龙混杂。

因此有些事情一时三刻也很难说清楚。当然就更谈不上定论了。

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古典小说无论是在创作过程中,还是在流传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不严肃;二不科学的诟病。

再加上来源于政治和经济利益等各方面的力量角逐,那么就完全有可能,造成一部伟大的作品,似是而非甚至面目皆非。这就是政治利益和商业利益的使然。

当前,我们还无法证明或者说百分之百的肯定《红楼梦》后四十回,就是无名氏所为。也无法证明后四十回就是曹雪芹所为。

但是红学界己经把高鹗给枪毙了。这个道理很简单。原因就是在《红楼梦》后续这个问题上,程伟元与高鹗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整理者、一个修订者而已。正如他们自己在《红楼梦》后四十回续言和跋中写到;

……爰为竭力收罗,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无不留心,数年以来,仅积有廿余卷。一日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遂重价购之,欣然翻阅,见其前后起伏,尚属接笋,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为镌板,以公同好,《红楼梦》全书示自是告成矣。

程伟元、高鹗合撰的全壁本《红楼梦》引言也再次提到;

……此本后十回是在参考各种旧抄本的基础上补足缺文,订正讹误,其间偶尔也有增损几个字的情况。

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周绚隆等人为代表的提出,此处的补,即为编辑和补缀,绝无续写之意。

正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所言,更改署名,这就是针对《红楼梦》的一种说法而已,也算不上什么新发现。

我们不否认,在暑名权这个问题上,不同的人仍然持有不同的见解。

以上海古籍出版社为例,从八十年代起就陆陆续续出版了十几种红楼梦读本,一直在重版重印,三十多年啦,有名家评注本、图文本,名家绘图珍藏本、新读本等等形态的《红楼梦》出版物。

但在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署名更改之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并没有紧随其后,步其后尘之意。

再有广西师范大出版社,2017年推出的乔光辉主编以程乙本为底本的校注本,署名仍为 曹雪芹、高鹗著。

我想,随着我们对《红楼梦》的不断挖掘、研究和探讨。后四十回的署名权已经不是我们所要争论和关注的焦点了。更为重要的是;

一是程伟元和高鹗他们究竟对《红楼梦》后四十回做了些什么。

二为什么要全盘否定和腰斩《红楼梦》后四十回。换句话说,《红楼梦》后四十回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全文终】

相关文章

  • 高鹗去哪了之(二)

    【四】当初为什么要署名高鹗呢? 的确,我们也听到了许多读者的声音。当初署名高鹗的是你们;现在说把高鹗删了的,还是你...

  • 高鹗去哪了(一)

    【一】为什么把高鹗给删了 自从2006年以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就将再版的《红楼梦》作者署名权进行了更改。 修改后的...

  • 历史研究|关于高鹗的一些情况

    高鹗的事情,我来解释一下吧。 高鹗属于御用人士,虽然现在宣传是铁岭高鹗,但那只是当时习惯将祖籍这样写。 其实,高鹗...

  • 高鹗的诗

    高鹗(1758~1815),字兰墅,号红楼外史。以续作《红楼梦》后四十回和整理出版程高本《红楼梦》名世。我于198...

  • 高建群老师去哪了?

    高建群,男,汉族,1954年1月出生,祖籍西安市临潼区。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

  • 左手去哪了?手机去哪了?

    左手去哪了?手机去哪了? 音符写梦 2014-3-10 16:16 每天14:53, 我都会左手拿上锁和钥匙, 右...

  • 时间去哪了,心去哪了。

    很多时候,我们想的,并不是时间去哪了,而是心去哪了。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这...

  • 周末去哪玩之(二)

    人生在世,潮起潮落,莫不是看客看戏,莫不是江帆渔影。 如果说,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的前半生己蓦然走过。那么,后半生是...

  • 筱筱读红楼(自序)接上篇

    至于高鹗后四十回的续写,有红学研究专家提出过质疑,更是被世人诟病,我没有资格评论。不管高鹗的续是狗尾续貂也好,是凤...

  • 去哪了

    18.5万,能想起来的有9.5万,不知道那九万去哪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鹗去哪了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ph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