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生习作】李肖燃:旬城研学记

【学生习作】李肖燃:旬城研学记

作者: 亮子说 | 来源:发表于2025-04-13 07:11 被阅读0次
七点五十分的阳光刚铺完半个操场,育才路两旁的新栽的道旁树树已在晨风里摆好了仪仗。"出发!"终于等到主席台上的一声令下,八年级的队伍散成长龙,蜿蜒在莲花山的长路上。小林的书包带滑落肩头,水壶在腰间轻晃:“黄虎路走到拐弯处便是汉江!”拐过居民楼斑驳的红砖墙角,湿润的风掠过鼻尖——汉江卧在石栏下,波光如揉碎的银箔。 
历史博物馆的古柏伫立如苍老卫士。树皮皲裂如龟甲,根系与青砖地面虬结纠缠。馆内陈列着汉江两岸的旧物:灰陶罐裂口处钻出几茎野草,石斧刃部的凹痕里凝着暗红土渍。最引人注目的是独孤信印,二十六面的每一面,都在灯光的映照下讲述着远古的故事,这个与旬阳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人,怎么会把这样一枚独特的印章留在此处,是历史的风云,还是汉水的波涛,在感叹大自然伟力的同时,不觉也对脚下这方土地生出一种莫名的敬意。
穿行一段逼仄的小巷后,汉江航运博物馆的桐油气息扑面而来。立体的《汉水流域图》悬于墙上,朱砂勾画的河道与窗外汉江重叠。乌篷船静卧玻璃柜中,船身密布篙痕,最深的一处凹陷形如月牙。“这是纤绳经年累月磨出的。”讲解员指尖轻点,木质纹理里仿佛还嵌着号子声。 
正午日光漫进科技馆的天然文字石展厅,千余方奇石如大地手稿铺展眼前。入口处的数学石时钟以奇石为数字,日复一日更替着时光密码。陈楚明先生廿载踏遍汉江、岷江,将这些镌刻着天然笔迹的灵石汇聚于此。指尖抚过甲骨文“旬”字,最后一捺恰是汉江拐弯的弧度,石缝间的贝壳残片仍凝着千年波光。滑轮装置前,我攥紧绳索下拉,座椅竟载我缓缓悬空。动滑轮与定滑轮的巧妙组合,让重力化作指尖的轻盈托举,物理学中的力量转换在钢索咬合的“咔嗒”声里悄然显形。
返程沿旬河栈道徐行,木板在足下低吟。滨河公园的柳条扫过后颈,惊起细密汗珠。小林掷石入水,涟漪荡碎一池云影。歇脚时瞥见鞋帮沾着陶片,裂纹与博物馆陶瓮的纹路惊人相似。 
一点整踏回校门,青石阶已被晒得温热。雨桐衣兜里漏出几粒黑石碎屑,在阳光下泛着江水浸润的光泽。教室里,王老师擦拭黑板扬起的粉尘中,隐约浮动着航运馆的木质沉香。 
日暮打扫时,从讲台缝隙扫出半枚贝壳,表层覆着汉江千年的水锈。放学的钟声掠过育才路,梧桐叶在暮色中沙沙作响。忽觉今日触碰的陶纹、摩挲的石痕,正带着少年体温,悄然汇入这座小城的肌理。当居民楼影子漫过操场时,我们踏过的每一块石砖,都在暮光里微微发亮。

相关文章

  • 【学生习作】王李芳菲:旬城.寻味

    在位于秦巴之地,汉水之滨的陕西省旬阳市,气候温暖,物产丰富,民间美食众多,怀着对旬味的期待,我踏上了旬城·寻味之旅...

  • 学生习作 研学之歌

    赣州市赣县区思源实验学校八(10)班 谢晨 风一程 雨一程 研学之旅踏征程 咦一声 呀一声 灶儿巷里惊...

  • 【学生习作】 白玉璇:旬城寻味

    旬河穿城而过汇入汉江时,还不忘回望一下滋养着自己的旬城,这一回眸,就弯成一个了仙气十足的太极。山圈住了水,水绕过了...

  • 【学生习作】黄家秘:旬城•寻味

    旬阳,是一座小城,比不上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但却又他自己的独特味道。 在旬阳,到处都有旧街老巷。夏天,走在那些巷子...

  • 【学生习作】杨才祥:旬城寻味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冬是岁月厚重的拓片,拓出被枯枝捕捉的天空,被积雪掩盖的山顶,被炉火守望的归人。打从桂子的金...

  • 【学生习作】徐婧宜:旬城寻味

    初秋时节,漫步在阴鱼岛的古街小巷中,顺着旬河,沿着汉江,寻一份独属旬阳的味道。 “满城灯火列星岸,一曲旬水绕太极。...

  • 【学生习作】孙诗雨:旬城寻味

    最是一年味浓处,要数旬城春节时。旬阳人把除夕、新年这两个节日统称为过年,你想啊,过——年,这该是多么浓酽的味道!更...

  • 【学生习作】王梓贤:旬城寻味

    初冬时节,从县城出发,沿旬河,绕“S”弯后,经汉江大桥,到江之南,再溯流而上,差不多两三公里,到一个叫吕河冬青的地...

  • 大秦笨笨记-旬城李半仙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里的人已经作古,他活着的时候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故事,他死了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其实,人活在这...

  • 内修素养,外树形象

    一一临夏"研学"记 本次研读活动之前,李校长和刘副校长反复召集相关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生习作】李肖燃:旬城研学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rkb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