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继续。
这热辣滚烫的天,真不想出去买菜。
女儿问:今天吃什么?
吃瓜。家里除了瓜还是瓜。夏天不吃瓜,枉费好年华!
早餐里有蒸老南瓜、南瓜玉米粥。
午饭主食是煎南瓜托,我们叫线食(音),喝的是丝瓜蕃茄虾仁汤
南瓜线食
说起这个南瓜线食,还有一个故事值得一提。
我的童年,正是上世纪六七年代那特殊的十年,你懂的。白天搞生产,夜晚斗地主。我从小喜欢凑热闹,看斗地主我没缺习过。
记得一个夏夜,斗的是地主婆海奶奶,跪在戏台上,双手举过头顶,托个大南瓜,脖子里挂一串大蒜。有人揭发她:破坏革命大生产,偷生产队里的南瓜,还像解放前一样,天天煎线食吃,你吃线食呗,还就着蒜瓣吃,剥削阶级思想根深蒂固,需要咱们贫下中农对地主婆进行灵魂深处的再教育,把她打倒批臭,再踏上一万只脚,永远不得翻身。
然后是喊口号,举拳头,指着老太婆的脸骂脏话……我都没认真听,心里一直犯嘀咕:吃线食就蒜瓣是什么味呢?肯定好吃,不然地主婆咋天天吃呢?
从那晚开始,我盼着生产队里分南瓜,等着老妈给我煎线食。分南瓜没等来,等来的是二姐天不亮跑生产队菜园里偷的嫩南瓜。我这个二姐特别厉害,她偷的粮食和菜比我们家分的还多。总之,二姐结婚前为我们家做的贡献远远超过在外工作的老爸。
很快的,煎线食就蒜瓣吃嘴里了。我先咬一口线食,再咬半块蒜瓣,搅在一起嚼,嘎吱嘎吱,又辣又香,美死了。二姐、三姐、四姐都是这么吃,说他奶奶的地主婆真会享受。
后来我把这个吃法教给我爸,爸说这是剥削阶级的生活方式,可他从此吃线食必就蒜瓣,还会举一反三,吃煎饼、吃饺子、吃蒸面条,都离不开蒜瓣,剥削阶级生活方式在他这个解放前参加工作的老同志灵魂里扎下了根,拔都拔不出来。
午休后,娘俩吃西瓜。
这是个长瓜、无蒂
这个瓜是我昨晚买来的,不知道熟否、甜否,反正我不会买瓜,经常是千挑万选,最后成功买到一个生瓜蛋子或熟过的西瓜。
刚在网上学的选西瓜秘籍:四看一听,一看瓜蒂,弯尾巴的好;二看瓜脐,脐小才熟;三看瓜形,越圆越好;四看瓜纹,纹间距越大越好;五听瓜声,生瓜嗒嗒,熟瓜咚咚,过熟噗噗。
闺女撇撇嘴:你那秘籍不顶用,还是越贵越好。
有道理,女儿买的西瓜总是不老不嫩,刚刚好,味也甜蜜蜜,价格吗,是我的几倍,且还不用自己呼哧带喘地提,都是人家送到家门口。
打开我买的瓜,还行,只是口感,仍赶不上女儿买的,但小泡喜欢。
吃瓜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