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有没有发现有很多餐厅,产品不贵而且人均消费也很低,却就是没有顾客光顾。还有很多餐厅消费不算便宜就是环境稍微好那么一点,平常不打折就没有顾客但是一打折就高朋满座。最后一种餐饮就是人均消费非常高,即使不打折食客依旧趋之若鹜,这中间究竟是存在什么样的学问在呢?

其中就含有用三个角度打造的餐饮性价比结构
一、产品角度

很多餐企希望在产品角度上有所建树,这个角度上的提升,确实也能真真正正的让消费者感受到高性价比。毕竟,餐饮最终要回归到的原点是“吃”,围绕“吃”的体验才是核心。
说到“吃”,098餐饮小编不禁想再次表达一下对于味道的看法——味道的竞争只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竞争,只有味道好,不是真的好。品牌在推这高产品价格的时候,从感官上给消费者带来的就是质量上乘的感觉。虽然价格高,但是物超所值。
反过来,当餐厅为了低价而降低菜品品质的时候,自然对于消费者没有吸引和粘合作用。
当然,在产品角度做出相对于消费者的高性价比并不容易。因为产品的好与坏不是能够直观感受到的,所以环境触点的设置、服务员动作、话术的设置、营销的设置等都需要指向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外部诠释把产品的“好”体现出来。
二、环境角度

如今的餐饮业,做法最多的就是提升环境,吸引特定人群入店消费。比如,以性价比著称的外婆家,一大特色就是有格调的餐厅环境。比如,土火老火锅的精致环境是为了吸引对品质有要求的人群,即使客单价在100元左右,但在消费者心中性价比却很高。再比如说,饿狼串说有逼格的环境是为了吸引年轻时尚一族,即使把串串的客单价提高到70左右元区间,也有年轻人趋之若鹜。
上面的现象也只能放在一个场景里面来看,如果在一家环境低劣的火锅店内卖一份18元的毛肚,消费者可能就不会有超值的惊喜,甚至怀疑这盘毛肚的质量。所以,不同的场景也决定了性价比在消费者心智中的转换。
因此,环境角度的卡位,能够让餐企精准地在红海中切分出自己的客群市场。环境角度的拔高,最直接的就是,通过视觉的差异化,快速让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聚集过来。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曾经很长一段时期,当火锅还停留在注重口味儿的时候,那些提升环境角度的火锅品牌很容易从红海中脱颖而出。
不过,那个时期已经过去,当一批好环境的餐饮品牌已经占领了消费者心智,后入者胜出的几率少之又少。
三、服务角度

在服务角度中,海底捞毫无疑问做出了真正的高性价比。原因就在于,消费者对海底捞的服务已经形成了深刻认知,即使海底捞的味道差一点、环境差一点,极致的服务都可以弥补消费者在这些方面的心理认知,认为在海底捞的消费同样属于高性价比。
但是要做到和海底捞一样极致的服务,对于餐厅来说并不容易。因为当你的服务还没有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固有印象的时候,提高人力成本,降低人效,只为提供好服务,消费者未必会买账。

你和顾客之间的“感知游戏”
上述三个维度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只是侧重点不一样。你不可能把环境做到极致,产品和服务跟不上而希望消费者认为你性价比高。也不可能把服务做到极致后,产品和环境跟不上还希望消费者同样来消费。
不可否认,如果把产品做到极致,服务和环境的体验差也有消费者愿意买单,但这只适用于某些作坊式的小店、单店。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餐厅按照一个品牌去打造,那么,产品、环境、服务三个维度的水平一定大体相当,侧重突出其中一点。这一点将与你的品牌塑造走向息息相关。
性价比就是你的定价和消费者“感知价值”之间的游戏。现在,你知道如何综合你的产品、环境、服务进行定价,才能让顾客觉得你的产品性价比高了么?商业的本质是买卖关系,买卖的背后则是性价比的关系。
想了知道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我们或直接访问098餐饮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