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练习练习再练习(七)

练习练习再练习(七)

作者: 脑腐大舒 | 来源:发表于2016-12-28 01:07 被阅读15次

我们说有效的练习必须是在刻意为之的。为了能让自己尽快处于练习的状态下,我们可以借助《自控力》书中的一个概念——“仪式感”。我们可以用“好玩的事情开始了”这句话当做一个简单的仪式提醒自己,切断上一件事情的思绪,转入接下来的练习。

不过,有时就算我们高喊这句话,也不能改变我不想做一件事的想法。《练习的心态》中有更多的发现:

很多时候,你真的不能确切地说出自己为什么不想做某些事。到最后你会说:“我现在就是不喜欢做这件事。”这意味着,你并没有将它定义为“工作”。你的思绪并不在当前这一刻,而是放到了将来,在预期另一项活动。

书中也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给这件事情半个小时的机会。

在最初的半小时里,你绝对只想着你正在做的事情,不再想别的……也不要试着喜欢它,这是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你便带了情绪和挣扎。

当然,如果我们所要练习的是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最好不过了。就像才子唐伯虎碰见秋香姐一样。

  • 敏感和钝感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又叫三笑姻缘。其中的“三笑”并不是说唐伯虎冲着秋香笑了三次,秋香就被迷倒了。恰恰相反,是秋香无意间对唐伯虎笑了三次,小唐唐就觉得秋香对他有意思。但是《四杰传》里说,当时情况不是这样的。

话说唐伯虎和众夫人打完赌以后,找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来到苏州虎丘山上逛庙会,遇上了华府丫鬟秋香,惊为天人。当唐伯虎确定目标以后,他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完全围绕这丫鬟运行起来。比如,当知道丫鬟叫秋香时,马上联想到祝枝山写给他的诗句“九秋香满镜台前”,觉得这美女就是上天送给自己的。

蓦然间思潮诵汹涌出了祝枝山行令时说的“九秋香满镜台前”,不禁暗呼奇怪,认为:“天授的良缘,可见意想中的第九位美妻定在秋香身上。

而后文中的一段,当华夫人一行上船离开时,唐伯虎的心理描写更是有趣。

再说唐寅身在人众中,眼看秋香上轿,家丁们吆喝道:“不相干的闲人快快站开!”唐寅是个闲人,但他自认是相干的闲人,** 不是不相干的闲人**。

此时,唐伯虎觉得所有与秋香有关的事情都和他自己有关。一旦有关于秋香的信息,唐伯虎都十分敏感,短短的几分钟接触,他不但知道了秋香的名字,还对秋香的容貌、声音、人品,在华府的地位等都有了解了。

这让我想起李笑来老师说的一个观点。人们常常觉得某件事情和自己无关,结果就可能失去了一次成长的机会。在练习时也是如此,我们要防止这样的思维,并保持对练习的敏感。一方面要敏感的知道练习是和自己有关。另一方面要像小唐同志学习,敏感的感知与练习有关的咨询。

就比如我们一般人打篮球,很少人会在意球场的长宽距离、罚球线到篮筐的距离、篮板和篮筐的高度等等信息。但是如果用脚量过这些距离的话,在我们背对篮筐的时候,也能差不多判断出我处的位置和篮筐差多远,需要跨几步,是不是在射程以内。这样至少可以省去一个转身的时间。NBA的球员就很少在背身拿球时,还转头瞅一眼篮筐在哪里。

我们看到田径运动比赛上,运动员在正式比赛前,会多次的测量起跑点到起跳线或者投掷点的距离,计算自己的步幅。听说,在很多径赛项目中,运动员知道自己在整个距离和每个阶段跑多少步比较合理。如果这样的话,运动员跑步时真的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这些都是为了练习,刻意与相关的信息建立敏感度。如果是写作,那就要时刻敏感于突然出现的灵感,偶尔读到的句子。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练习练习再练习(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gs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