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介绍
在家乡县城小学实习结束后,我认真思考未来的方向。是遵守15岁懵懂无知时签下的合同,回乡执教8年,还是违约赔付6万左右的违约金到城市打拼?
在小县城当一名老师很安逸,但生活也过于单调,甚至于吃粉都只有汤粉和卤粉两种选择。而在城市,如果不能买房,一直飘着,又有什么意义呢?应了那句话,“农村容不下灵魂,城市容不下肉身”。
我选择留在城市,时机成熟时自己做初中文化补习培训这块。
现在有一个和合作机会,刘阳学长是何艳丽老师介绍认识的。何老师教过我一年的《数学分析》,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而且我卖柚子时,她不余遗力地帮我宣传,现在我的微信里还躺着好几个她的同学和朋友。刘阳学长是何老师老公的学生。
与学长合作的理由如下:
⒈在不算长的相处时间里,觉得学长还挺朴实的,不会油腔滑调,他及他的伙伴都认真备课,工作态度也比较踏实。另外,何老师是很好的信用背书。
⒉有助于我突破舒适圈。我的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并不算优秀,其他的科目更是不好。而他们这里对待晚上辅导比较认真,要求老师能辅导全科作业,能精通几门课。我自己也想把物理、化学、英语抓好。
⒊和他们合作对我未来的发展更好,于金钱上能获取更多。
⒋哪怕我以后有能力,想自己做一番事业,那也还是需要找合作伙伴,如果现在就遇到了合适的,那就可以合作。
⒌当下我并没有很多选择,初出茅庐,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根本没有与打机构合作的机会,只有和同样刚起步不久的机构一起努力拼搏。
不合作的理由:
⒈前天带学长去见一个同样是办培训机构的学姐,学姐以9万元的转让费承接下一个颇具规模的机构。学长说,其实不用花这笔冤枉钱,盯住这套房子,找物业要到房东的联系电话,直接和房东租。之后,还得意地说起曾经通过中介找到满意的房子后,丢下中介和房东联系,省下一千多块钱的事例。
在经济实在拮据的情况下我能理解这样的行为,但我实在不能接受以此事为荣的观念。我担心价值观的不合,会对以后的合作产生问题。
⒉学长的培训机构现有3个上课的老师,周老师是他高中同学,刘老师是他亲哥哥,他妈妈负责招生和后勤。学长是个很孝顺的人,有时候给我一种他妈妈才是老板的感觉。他们四个人是一个关系紧密的小团体,饭桌上他们讲家乡话,我一句也听不懂,有种疏离感。
⒊学长不挑学生和家长,而我认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不能接质量太差的学生,尤其是要挑家长。这也是我们之间不同的观念。
⒋利益分配暂未确定。包括具体课时费是多少;晚辅是否一直都没有钱;如果办新的校区,他们的资金、场地、管理支持多久,30%的抽成是否一直持续;生活成本怎么分,比如午饭、晚饭在那儿吃,我们是否需要出钱,出多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