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写作方法——恰当而又正确的使用语言,套用固定句式思考和写作,修复思维漏洞

一、要想写好一篇文章,逻辑思维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无论在平时的语言表达上,还是练习写作,都要尽量刻意进行练习逻辑思维能力。写作是一种思维表达的过程,可是思考和表达并不总是一前一后。你觉得自己思考或者想了很多,可是真的下笔写时,往往又会卡壳。
这是因为有些时候我们的思维会因我们所使用的语言,而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导致我们想表达的方法不能很好的表达清楚,甚至限制了表达。而恰当而又正确的使用语言,可以帮助修复思维漏洞,一旦明白其中道理,你就会发现语言就是一个便宜(甚至免费)而又有效的辅助工具。
二、说话或者写作最好经常使用的句式:
因为他们特别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并且有刺激思考作用
1>……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2>……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3>……不一定……
4>……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5>……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6>……看起来像……可是……
7>……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8>……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因为……
9>……其实很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10>……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11>……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12>……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13>……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14>……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15>……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
这些句式看起来简单,却往往能带来不同凡响的思考结果,也会让你更有逻辑性。
平时遇到任何问题或者写作的时候,请试着把这些句式套进去使用,把这当做一种游戏来进行练习。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能体会到这种练习的奥妙之处。
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和写作会因为这些句式的运用,而不自觉地发生了巨大转变。例如,“……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这个句式往往瞬间就能使一个人的脑子更加清楚,请一定多多使用和练习吧。
三、另外一类句式却要回避,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出现在自己的表达中
<1……本来(原本)就是嘛!
这种句式在生活中只有一个用处——找(最后的)借口。
<2……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这个句式常常会使发出这样诘问的人自己据缪而喜,让被批评的人错上加错(很多人分不清楚“自己的观点被批评”与“自己被批评”之间的重大差异),让更多不明就里的人受到更严重的误导。
<3要是……就好了!
这个句型是用来表达后悔情绪,而“后悔”是最浪费时间的——无论如何,这种情绪都于事无补。比如,“我要是有钱就好了!”“我要是当初多读点就好了!”等等。
我们所面临的今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过去。可是,时间的固有属性决定了被它穿透的一切都将凝固成历史,无法更改——无论后悔的程度多么强烈,都无济于事。冒出这种念头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无法接受自身的现实局限。
四、想法现实,一个人的做法才会脚踏实地
很多时候,一个人不现实就是因为他的想法不现实。而这个人的想法不现实,往往是由他所使用的句型决定的——无论怎么替换都只能造出不现实的句子。
所以在生活中,在我们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纠正不良的语音习惯!让我们一起开始使用吧!

或者加入我微信号:6236543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