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

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

作者: 六月_陌上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22-12-02 21:40 被阅读0次

      ——写在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

        昨天,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  “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强调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携手应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倡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lDS)又叫人类免疫缺陷,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艾滋病病毒专门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的抵抗力降低,最终使人体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引发多种严重疾病而死亡。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愈的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地延长病人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艾滋病的防治关键在于预防。

艾滋病的症状?

1、典型症状有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在3个月之内体重下降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消瘦特别明显。

2、其他症状包括艾滋病长期发展会导致呼吸道症状,如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消化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皮肤和粘膜损害等。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

1、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感染艾滋病最直接的途径。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等,都是十分危险的。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针头,也会被留在针管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

2、性传播

    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3、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患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除此之外,艾滋病病毒不会经以下途径传播。

    守好三道防线,防艾不盲目

防线一:预防经血液传播

1、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2、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4、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体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防线二:预防经性途径传播

1、尽量少参加以饮酒为主的聚会,聚会时少饮酒,以免出现“酒后乱性”、“酒后失控”的行为。

2、尽量少去“酒吧”、“蹦迪”等娱乐场所,避免接受不熟悉的人给予的烟、饮料等,因为这些东西里面有可能隐藏着毒品之类成瘾物。

3、发生性行为时,要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这样才能避免感染艾滋病。

防线三:艾滋病暴露后预防

    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员在暴露于高感染风险后,如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感染状况不明者发生体液交换行为,及早(不超过72小时)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降低感染风险。

      暴露后预防应当在发生疑似感染行为后的72小时之内服用阻断药,服药越早,阻断效果越好。需坚持服用 28 天。


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与异性交往中,自尊、自爱,性行为要懂得保护,学会拒绝的技能。

2、一旦没有保护,要第一时间寻求“暴露后阻断”治疗帮助。

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4、不去无行医执照或无消毒措施的街头诊所、美容所等场所打针、输液、穿耳、纹身等。

5、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6、需要输血时,避免输入未经检验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7、ABC原则:

Abstinence 节制/禁欲

Be faithful 忠诚

Condom 安全套

    多一份理解与关怀,少一份歧视和冷漠,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预防艾滋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se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