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记

作者: Juliekalaz | 来源:发表于2020-10-27 15:39 被阅读0次

起因:忽然醒悟生命是多么脆弱,这世道人活着就是一种奇迹啊!不如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

婚服:不顾好友的建议,强烈膨胀的虚荣心战胜了实用性,终于买了那套秀禾服。

登记:乡下办事不容易啊,我的神,指定照相点刮我们40大洋;婚检排队用了两个下午;“本本”登记员贪了我们1块钱,大言不惭美其名曰没时间找要是一个个找不知要忙到什么程度自己把十块钱丢到柜子里去吧。

婚礼前夕:一大早,帮手的男人女人到家里来支起大锅,摆好桌子。

下午婶婶嫂嫂们催我洗澡,用柚子叶和艾草烧的水;神秘地叮嘱明天什么都得穿新的,除了留一件旧衣——即“魂衫”穿在身上,因此除了这件“魂衫”,我全身上下都将是红色的。

男方差人挑担头送“三牲”(猪头、鸡、鱼)过来,放在堂前公太(祖宗)神位供奉;还送来“姊妹蛋”(蛋壳抹了红颜色),我们兄弟姐妹们都得吃的。

晚上大伙吃罢大锅饭,送嫁女们得挤到我的闺房里聊天。

临睡前要拜过公太。

婚礼当天:早上装扮回家后,基本要躲在闺房里不出来见生;妹妹帮我戴上特地送给我的耳环、胸针,戴上喇嘛开过光的玛瑙手链、几天前为了应景才凑合买的银戒;送嫁的婶婶嫂嫂告诉我无论想吃什么都可以,而且亲自把饭菜端来。觉得自己忽然间地位“好大”。

外婆那边的人过来了,“坐桌”(坐位子)吃早饭,大概来了二十桌左右的亲戚朋友。

新郎在他家拜过公太后过来迎娶了,捧了一束玫瑰花,新人互戴胸花。

新郎拜过我家公太,在族人带领下,认识我家的亲戚;之后我也该走出闺房,同样,出门前得拜过公太。

出门前,长辈们替我撑红伞,拿一个竹筛顶在我头上,洒过竹叶浸的水之后,就可以出门了。站在门口听指挥那当儿,长辈们着实慌乱,好像忘了拿这拿那,我偷偷笑了。

就这样被一身红罩着,被众人围观着,礼花放起来,走进新娘车。这时才想起来,爸爸妈妈在哪呢,都忘了拜别父母。因为快12点了,得赶过男方家里,不能超过正午。

其实应该还有“哭嫁”的吧,但是,不敢想。

按习俗得备齐的嫁妆有:被子、椅子、俩灯盏、红伞、红袜、桶、盆、口盅、牙膏、牙刷、香皂、茶盘、热水瓶、镜子、梳子、面帕(毛巾)等。

新娘车经过一座桥,我得将一枚鸡蛋(用柚叶红纸绑着)扔进水沟里,扔时不得往车外看。

到了新郎家,我还不能马上下车,得等男方杀了娘家带过来的“压生鸡”煮甜酒。

下车时也得红伞撑着,男方长辈持竹筛顶在头上,牵扶我进入大厅。

在即将入门时,长辈小声叮嘱,莫踩门槛。跨过门槛后,还得跨过一个“火囱”。

要拜堂了,司仪点起蜡烛大香,嫁妆之一的灯盏也已在堂前点亮。一拜天地、二拜祖宗、夫妻交拜,都要行跪拜礼。这个仪式进行时,送嫁的人包括我弟弟妹妹都还不能进大厅来的。

随着一声“送入洞房”,礼花放起,满堂喝彩。这时洞房只有新郎新娘,小侄女在长辈指导下搬椅子给我坐,继而端茶给我喝,我都得塞红包。

之后送嫁之人才能挤入洞房,团团围坐,但是哪怕坐不下,除了新郎新娘,其他人都是不能坐新人床的。床上摆了一个面盆,里面点着一盏煤油灯,盆里还码了一圈硬币,外加一把木尺、一把剪刀、三两枝柚叶、艾草、柏叶,床上还撒了花生、莲子。

大厅里进行了舞狮表演。

闺中密友赶来参加婚礼,让我十分感动;还有其他几个朋友,甚是难得;特别是新郎的姑婆,102岁了,还来参加婚礼。

敬酒时,酒以“营养快线”代替的,我都搞不清走了多少处了,据说有60多桌,分几家摆。敬酒时也顺便介绍我认识亲戚。人丁兴旺啊,可是我根本记不得多少面孔。

喜宴之后,弟弟妹妹们在长辈带领下认了亲家,也有红包拿的呢。

长辈叮嘱我,等送嫁的人回去时,我是不能出去送的。这话不说还好,还说了两遍,煽情,那一刻,眼泪都出来了。

想不到这一天自己也成了新娘,例行种种仪式,头脑近乎空白中。弟弟妹妹们及其他送嫁的人也都走了。

换下“风光”了大半天的礼服,面对着周围陌生的一切,一时不知和谁说话才好,竟在洞房里偷偷伤心地掉眼泪。原来一定是要有一屋子送嫁人陪着的啊。

相继给侄子侄女们封红包。晚上不能洗澡,说是要“留财”。后来放烟花,邻里来讨喜糖吃。也没有“闹洞房”这一程序了,哈哈。

堂前和洞房的灯盏点了一夜,第二天又点了一天。

婚礼次日:不敢晚起。按妈妈叮嘱的,要起来烧水,给公公婆婆新面帕洗脸。

早饭后,拜谢过公太,撤了供桌,放过鞭炮,表示所有仪式算是结束了。

跟着新郎一来二往,认识邻里。渐渐也比较熟悉了,一个个陌生的称呼叫着也比较顺口了,只是与新郎之间的亲人称谓“你的**”“我的**”比较乱,一时分不清啊。

婚礼第三天:俗称“三朝”,要“回门”(“三朝送转”)。我也要“回娘家”“转外家”了,哇咔咔,我的家成“外家”了。

父母张罗了一桌子菜。一回到弟弟妹妹中间,我就从温顺的“已婚妇女”变成活跃的“小孩”。一声声“姐夫”,听着可不顺耳啊。

现在是我“来”了,总得“回”去了,有两个家了。

结语:匆匆,就结束了。

四天后,洞房里那些玫瑰花依然开得那样好,淡淡清香,真是舍不得。花无百日红,剩下即是平平淡淡的现实生活。

虽然两家徒步只有二十多分钟的路程,但是得“回”成都工作生活,基本上像是嫁到四川来啦。

回头看相片视频并查找了网上相关资料,发现一些遗憾和笑话:穿古装戴眼镜,别扭;拜堂时应是“男左女右”,我们位置站错了;行跪拜礼不必双手合十(那是拜神啦),而我连“夫妻对拜”时都是“合十”的。晕,长辈们也许忘了指挥,自己对古代礼仪也是这样一片空白啊。这就是没有像西式婚礼还得“彩排”的结果,哈哈。

婚礼“过瘾”,只是太伤财。没办法,只为随了双方父母的心愿。

新郎说,婚礼这一天确实是很重要的日子,但一切仪式于他而言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生活;现在许多结婚上的习惯,其实多是为满足女人的虚荣心。再华丽的婚礼、再贵重的戒指、再唯美的婚纱照,如果没有感情维系,一切的崩溃与结束,只不过是顷刻间的事。

(2012.2.12)

相关文章

  • 结婚记

    刚刚遇到不愉快的事,此刻,心情是愤怒的,不为自己,仅为爱我的父母,突然很想哭…… 我很任性,不成熟,常常顺着自己的...

  • 结婚记

    01 去年冬天的一个清晨,荷西和我坐在马德里的公园里。那天的气候非常寒冷,我将自己由眼睛以下都盖在大衣下面,只伸出...

  • 结婚记

    英语中有个很欢喜的词——“marry”,意思是结婚,它的读音很美,与另一个词“merry”(欢乐的,快乐的)相似。...

  • 结婚记。

    艾米被八点半的阳光刺醒,这是她结婚的第二年。 她揉了揉眼睛,惺忪的看向窗外,又是无聊的一天。 床的另一半早就冷了,...

  • 结婚记

    昨晚,闲来无事,小诗从喜马拉雅上重温了三毛的《结婚记》。 以前小诗就很喜欢读三毛的文字,她笔下的世界是小诗所不了解...

  • 结婚记

    从小对于婚礼我一直有一种抵触的情绪。我是单亲家庭,每一次和爸爸去参加婚礼我就在一边呆着。吃很油很油的食物,...

  • 结婚记

    坐在电脑前不知道写什么,突然想起了N前年那个11月6日晚上你求婚的情景。 那晚你陪我去修脚,回来的路上你说让我先上...

  • 结婚记

    我还没有毕业的时候,赵先生的很多朋友就跟他讲,我毕了业就会跑掉。赵先生自信几年来喂给我的食物已经牢牢的挂在我的...

  • 结婚记

    最早看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老姐从她同学那借的,我也跟着看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篇《娃娃...

  • 结婚记

    姐姐在今天在广西举行了婚礼,国庆整个假期我们一家人都在深圳和广西呆着,来准备参加她的婚礼。 姐姐是家里面的老二,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结婚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dnmktx.html